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块瓦

三块瓦

药材名称三块瓦

拼音Sān Kuài Wǎ

别名地海椒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老鸦酸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麦穗七、钻地蜈蚣、断脚蜈蚣、大酸梅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全草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。根茎斜卧,有残留的鳞片状叶基。叶基生,少数;掌状复叶,柄长8~15厘米;小叶3枚,倒三角形,长2~2.5厘米,宽3~3.5厘米,先端凹缺,两角钝圆,全缘,基部楔形,上、下面及叶柄皆密被长柔毛。花梗长12~16厘米,中部有1苞片;花单生,白色或淡黄色,径约2厘米;花萼5深裂,绿色,裂片长椭圆形,长4~6毫米;花瓣5裂,长约2厘米,裂片倒卵形,膜质;雄蕊10,2轮,外轮较短,花丝基部合生;子房上位,5室,花柱5,分离。蒴果,成熟时室背开裂,将种子弹出。花期4~5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下较阴湿的地方。分布我国西部、中部、南部从云南至台湾等地。

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酸微辛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清热利尿,散瘀消肿。治肾炎血尿,疖肿,鹅口疮,跌打损伤。
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利小便,解烦热。治眼目肿痛及小儿鹅口疮。"
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行气养血,消肿散瘀。治贫血,跌打损伤,疖肿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荡,1~3钱。外用:蘸酒擦。

复方①治肾脏炎和尿出血:三块瓦、包谷须、酸浆草,同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②治贫血:麦穗七三钱,当归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③治跌打损伤:鲜麦穗七全草三至五钱,水煎服;或用鲜麦穗七全草蘸热酒揉搽患处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菟丝子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菟丝子药材名称菟丝子拼音Tú Sī Zǐ英文名SEMEN CUSCUTAE别名豆寄生、无根草、黄丝、黄丝藤、无娘藤、金黄丝子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

  • 白花草

   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benaria dentata (Sw.)Schltr.[Orchis dentata Sw.

  • 凉粉藤

    药材名称凉粉藤拼音Liánɡ Fěn Ténɡ别名百解藤、寄山龙、山豆根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青藤仔、蛤仔藤(《海南植物志》),金线风(《陆川本草》),金锁匙、廿四风藤、山苦参

  • 苞叶木

    药材名称苞叶木别名沙达木、十两叶来源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 Hand.-Mazz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利胆退黄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

  • 猪毛草

    药材名称猪毛草拼音Zhū Máo Cǎo别名善鸡尾草、小凤尾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峨嵋药植》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根状

  • 南木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南木香药材名称南木香拼音Nán Mù Xiānɡ别名青木香、土木香、楠木香[云南]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云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yunnanens

  • 清明菜

    药材名称清明菜拼音Qīnɡ Mínɡ Cài别名铜钱花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淡黄香青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aphalis flauescens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

  • 两指剑

    药材名称两指剑别名千打捶、山香圆、七寸钉来源省沽油科两指剑Turpinia arguta Seem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跌打扭

  • 兔血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兔血药材名称兔血拼音Tù Xu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血。原形态动物详"兔肉"条。性味《纲目》:"咸,寒,无毒。&

  • 葶苈

    药材名称葶苈来源十字花科葶苈Draba nemorosa L.,以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四川。性味辛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。用于痰涎壅肺,喘咳痰多,胸胁胀满,不得平卧,胸腹水肿,小便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