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药性论》。为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荞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杨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又名黑皰、乱疔、满天星、满天星疔、肾疔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状头黑浮起,形如黑豆,四周赤色,初生少,其头逐日增多,数越多,证情越重,若满三十六则危。宜早治,治疗参见疔疮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饴糖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通志》。为荸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?……风邪客于腠理,湿气相争,停于两睑,目时赤烂,湿之故也。”参见眼弦赤烂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目夕昏。谓至傍晚则目视昏朦。乃“阴血亏损,阳气消耗,以致水火不济矣,所以至日将暮而昏也”(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)。属雀目范围,参见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