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橄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时气发斑、时疫发斑、温毒发斑。《瘟疫论补注·发斑》:“温疫发斑,寒热虚实皆有之,重者二三日便见,轻者五六日方出,淡红稀小者吉,稠密紫赤者凶。必察元气虚实,脉之有力无力。欲出未出,葛根升麻汤
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商陆六两,牛蒡子、防风、金银花、荆芥、当归尾、连翘、赤芍药、红花、苍术、甘草各五钱,麻油二斤。共入油内,熬枯去渣,用密陀僧一斤收膏,摊贴患处。治疮毒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下。即生肌法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缺盆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螳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肾气游风。见该条。
即实脾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瘟疫之毒中于心经而上炎于舌所致。疔生舌上,或红或紫,疼痛,如樱桃大,破后流脓出血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外用紫雪散。参见舌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