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五淋散

五淋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五淋散

药方名称五淋散

处方茯苓六两,当归(去芦)、甘草(生用),各五两;赤芍药(去芦,)、山栀子仁,各二十两。

炮制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,膀胱有热,水道不通,淋沥不宣,出少起多,脐腹急痛,蓄作有时,劳倦即发,或尿如豆汁,或如砂石,或冷淋如膏,或热淋便血,并皆治之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八分,空心,食前服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六:五淋散

药方名称五淋散

别名栀子汤(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)。

处方木通(去节)滑石甘草(炙)各180克 山栀仁(炒)420克赤芍茯苓(去皮)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(去根,日干)60克

制法上药捣罗为末。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通淋化浊。治膀胱有热,水道不通,尿少次频,脐腹急痛,作止有时,劳倦即发,或尿如豆汁,或尿有砂石,或尿淋如膏,或热淋尿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9克,水150毫升,煎至120毫升,空腹时服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六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六:五淋散

药方名称五淋散

处方茯苓180克当归(去芦)甘草<生用)各150克赤芍药(去芦,锉)山栀子仁各600克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,水道不通,淋沥不宣,出少起多,脐腹急痛,蓄作有时,劳倦即发,或尿如豆汁,或尿有砂石,或尿淋如膏,或热淋便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煎至120毫升,空腹时服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六

猜你喜欢

  • 当归四逆汤

    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当归四逆汤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、桂枝、芍药、细辛,各二钱半。通草、甘草,各一钱半。功能主治治手足厥寒,脉细欲绝者。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水二钟,红枣一枚,煎至一钟,

  • 理脾却涎散

    药方名称理脾却涎散处方白术(炒)1钱,人参5分,茯苓8分,陈皮1钱,黄连(炒)5分,藿香5分,半夏曲(炒)8分,厚朴(姜汁炒)8分,山楂肉1钱,甘草(炙)3分。功能主治小儿口涎多。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,

  • 木瓜牛膝丸

    药方名称木瓜牛膝丸处方木瓜大者3~4个(切开盖,去瓤,用糯米浆浸过,焙干,为末,却将盐末入瓜内令满,仍用盖针定,蒸三次,烂研作膏)川乌(大者,去皮、尖,用无灰酒适量浸,薄切,酒煮干,研为膏)90克牛膝

  • 健脾化湿清金汤

    药方名称健脾化湿清金汤处方党参12克,茯苓9克,白术9克,苡仁15克,山药9克,元参9克,鸡内金9克,黄芩6克,白芨6克,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健脾化湿。主风湿瘀积肌腠。(神经性皮炎)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

  • 黄蓍丸

    药方名称黄蓍丸处方黄蓍(去芦)、川椒(炒)、茴香(炒)、川乌头(去皮脐)、狼毒、防风(去芦)、川练子(去皮子.炒)、白蒺藜(炒)、地龙(去土.炒)、黑附子(炮.去皮脐)、赤小豆,各等分。炮制上为细末,

  • 润肺饮

    药方名称润肺饮处方贝母(糯米拌炒)天花粉各9克桔梗3克甘草1.5克麦门冬(去心)橘红(去白)茯苓(去皮)各4.5克知母(酒炒)2.1克 生地黄7.5克功能主治润肺化痰。治肺有燥痰,脉涩面白,气上喘促,

  • 大补天丸

    药方名称大补天丸处方黄柏(蜜炒褐色)3两,知母(乳汁炒)3两,龟板(酥炙)3两,怀熟地黄5两,牛膝(酒洗)两半,麦门冬(去心)两半,肉苁蓉(酒洗)两半,虎胫骨(酥炙)两半,山药(炒)两半,茯神两半,黄

  • 活血通经散

   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散处方白芷1两半,肉桂1两半,刘寄奴(取穗)5两,赤芍5两,凌霄花2两,苏木2两,红花2两,牛膝(土者尤可)2两,甘草2两,香附2两,木通1两,桃仁1两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妇人气虚留

  • 胶艾绛覆汤

    药方名称胶艾绛覆汤处方陈阿胶(烊冲)2钱,醋炒艾叶3分,墨鱼骨3钱,真新绎1钱,旋覆花(包煎)1钱,半青葱管3寸(冲)。功能主治虚体郁结伤中,脘胁串痛。摘录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引胡在兹方

  • 冠心苏合丸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冠心苏合丸药方名称冠心苏合丸处方苏合香50g冰片105g乳香(制)105g檀香210g 青木香210g性状本品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;气芳香,味苦、凉。炮制以上五味,除苏合香、冰片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