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余梦塘

余梦塘
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

【介绍】:

清代医家兼官吏。字含芳,又字芳亭,别号杏林子。原籍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),初为郡库生,官至通判等职,曾居住于广州。撰有《保赤存真》。另有《梦塘三书》、《麻痘合参》等书,未见刊行。余氏于医学上溯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及金元四大家,而折衷于明、清诸名家薛立斋张景岳赵养葵叶天士等,于儿科尤有所发挥,其法多宗薛立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

    见六种新编条。

  • 中守

    经穴别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腹胀满脐结痛,坚不能食,灸中守百壮,穴在脐上一寸,一名水分。”后《类经图翼》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。见该条。

  • 古今名医方类编

   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
  • 浊邪害清

    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,蒙蔽头部孔窍,出现神志昏蒙和听觉障碍的病机。《温热论》:“湿与温合,蒸郁而蒙蔽于上,清窍为之壅塞,浊邪害清也。”

  • 疔苗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。疔疮的兼证。疔疮发生走黄,沿经络寻找,可见一根芒刺直竖,即是疔苗,在此针刺出恶血,再艾灸,可宣余毒。

  • 精明之府

    指头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头者,精明之府。”张志聪注:“诸阳之神气,上会于头,诸髓之精,上聚于脑,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。”

  • 麻子丁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患处肉上起头,大如黍米,色稍黑,四边微赤多痒,治见疗疮条。

  • 是炼的异体字。详炼眉疮条。

  • 胎病结热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婴儿里热内结,大便不通,冲心腹胀,甚至脐突的证候。治宜通腑泻结之剂,如三黄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黄连、大黄、黄芩)。

  • 解尸编

    脏象著作。1卷。日人河口信任著,刊于明和九年(1771年)。作者遵《灵枢经·经水》“其死,可解剖而视之”的古训,对行刑的尸体亲自解剖,绘五彩图。凡脏腑之理色、大小、位置、关系、骨节之机关,肌肉之厚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