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枸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。即归芪饮,见该条。
《医方经验汇编》方。川大黄(酒炒)、黄芩(酒炒)、连翘、甘草、栀子(炒黑)、苏荷,板蓝根、青黛、西洋参(隔汤燉)、当归(酒洗)、大生地(炒)、广郁金、紫背浮萍、紫菊花(亦可用根)。水煎服。治葡萄疫。
即解部学的听小骨。有槌骨、砧骨、镫骨,左右合计共六块。详各条。
疮疡内治法中“消、托、补”三大法则之一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凡疮疡初起尚未成脓,用内服药促其消散,为疮疡内消法。根据肿疡发生的病因和证情等辨证施治,如表邪未解者以解表为主;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主;里实者
古病名。即中恶。《圣济总录·诸注门》:“论曰,志弱心虚,精神失守,忤犯邪恶,令人心腹暴痛,闷乱如死,无所觉知,故曰中恶,又曰卒忤。盖阴阳否隔,气道厥逆,上下不通,阳气散乱,故令不知人也。气还则生,不还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赤车使者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