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化瘀汤

化瘀汤

《会约医镜》卷十四:化瘀汤

药方名称化瘀汤

处方当归9~15克 熟地6~9克白芍(酒炒)6克川芎3克肉桂6克桃仁3克(去皮)红花(酒炒)2.4克

功能主治养血化瘀。治妇人血瘀形成,在脐腹之下,作痛喜按,身体素虚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,加酒服。

气滞,加香附乌药木香砂仁,血化则痛自愈。

摘录《会约医镜》卷十四

《会约》卷十四:化瘀汤

药方名称化瘀汤

处方当归3-5钱,熟地2-3钱,白芍(酒炒)2钱,川芎1钱,肉桂2钱,桃仁1钱(去皮),红花(酒炒)8分。

功能主治血瘀成形,在脐腹之下作痛,喜按而虚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,加酒服。

如气滞,加香附木香砂仁乌药之属,血化而痛自愈。

摘录《会约》卷十四

猜你喜欢

  • 参茸姜附归桂汤

    药方名称参茸姜附归桂汤处方人参1钱,炮姜5分,附子1钱,黄耆3钱,熟地(砂仁拌)3钱,鹿茸5分,肉桂5分,当归2钱,炙草1钱。功能主治天花白陷。临床应用天花:郭曾忻之女,患天花白陷,花顶已陷,面色灰白

  • 利咽散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三:利咽散药方名称利咽散处方山豆根3克桔梗2.1克甘草0.3克 元参0.45克绿豆10粒功能主治治痘疹。咽喉疼痛,难进饮食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三《麻科活人全书》卷

  • 万寿地芝丸

    药方名称万寿地芝丸别名地芝丸(《东垣试效方》卷五)。处方生地黄240克天门冬240克(去心)菊花120克枳壳(去瓤,麸炒)120克制法上为细末,用酒、蜜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养阴清肝,明目黑发

  • 加减羌活汤

    《会约》卷三:加减羌活汤药方名称加减羌活汤处方羌活1钱,防风1钱2分,苍术1钱,川芎1钱,白芷1钱,甘草1钱,陈皮8分,北细辛2-3分,生姜1钱,葱白5寸。功能主治伤风寒,头痛、身痛、憎寒、壮热、脉浮

  • 茶积丸

    药方名称茶积丸处方陈仓米半升(巴豆7粒,去壳,同炒赤色,去巴豆),青皮2两,陈皮2两。制法上为末,醋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茶积,饮食减少,面黄腹痛。用法用量每服20丸,食后淡姜汤送下。摘录《赤水玄珠

  • 八二丹

    药方名称八二丹处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极细末。功能主治提脓祛腐。溃疡脓洗不畅。用法用量掺于疮面,或制成药线插人疮中,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。摘录《外伤科学》

  • 揭云散

    药方名称揭云散处方当归半两,赤芍药半两,秦皮半两,滑石半两,铜青半分,甘草半分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一切眼疾。用法用量每用半钱,汤泡,澄清洗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八十六

  • 敷阳固精丸

    药方名称敷阳固精丸处方人参2两,黄耆(酒炒)2两,官桂2两,熟附子1个,川芎1两,杜仲1两(姜炒),山药(炒)4两,破故纸(炒)4两,小茴香(炒)4两,菟丝子8两(酒煮),巴戟2两(去心,酒浸),锁阳

  • 圣术丸

    药方名称圣术丸处方白术500克制法研为细末,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中虚食减,牙长出口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开水送下。摘录《医级》卷八

  • 大菖蒲散

    药方名称大菖蒲散处方菖蒲1两,当归1两,秦艽2钱,吴茱萸(炒)半两。功能主治妇人月水涩滞,阴户间肿大而痛。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钱,水盏半,加葱白5寸,煎6分,空心温服。摘录《医统》卷八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