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垒元戎

医垒元戎

  • 医垒元戎

    医垒元戎

  • 医垒元戎

    书名。12卷。元·王好古撰。作者初撰于1291年,后原稿佚失,经追忆“十得七八”,复刊于1297年。此书以十二经为纲,首述伤寒,附以杂证。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,参酌补充张元素、李东垣等治法,选方采用《

猜你喜欢

  • 千金五味子汤

    见《类证治裁》卷二。即五味子汤第一方。见五味子汤条。

  • 山栀子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栀子,详栀子条。

  • 沈明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沈时誉条。

  • 脊中

    经穴名。代号DU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宗、脊俞。属督脉。位于背部第十一、十二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腰脊强痛,黄疸,腹泻,痔疮,脱肛,癫痫等。向上斜刺

  • 弄璋

    出《延寿第一绅言》。古称生子为弄璋。

  • 补注难经

    书名。2卷。宋·丁德用补注。《直斋书录题》:“德用者,乃嘉祐中人也,序言太医令吕广重编此经,而杨玄操复为之注,览者难明,故为补之。”原书已佚,但丁氏的见解大多保留于《难经集注》中。

  • 尾闾骨伤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尾闾骨即尾骨,又名撅骨、尾桩骨。因跌打垫撞所伤。局部肿痛,压之加剧,活动可有骨声,步履、坐卧、翻身受限。治宜手法复位,给予固定,药物治疗同背脊骨折条。

  • 粟房风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。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。多发面部,初起红肿,上起粟疹,日久融成大疱,疼痛。治宜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内服普济消毒饮。外用三黄洗剂外搽。类似过敏性皮炎。

  • 心血瘀阻

    心血凝滞,脉道瘀塞的病证。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,血运无力所致。亦可因情绪激动,或劳累受寒,痰浊凝聚等而诱发。症见心悸,心前区刺痛或闷痛,并常牵引至臂内侧,尤以左臂为多见。病轻者痛势不剧,时作时止,重者并

  • 绝嗣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指婚后不孕,不生子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