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之血色赤,淋沥不断。参见经漏条。
脉象。脉来但弦、钩、毛、石,缺乏胃气,为阳气消散之象。《素问·玉版论》:“脉孤为消气。”
①见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决明子之别名。②见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青葙子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见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石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病因孕后血聚养胎,血热心火上炎所致。治宜清热、泻火。方用东垣凉膈散(方见妊娠咽喉痛条)。
五液之一。即眼泪。见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为透明的水样液体,具有清洁和润泽眼珠的作用。若非因悲泣而流泪者,多属病态,常与肝经有关。
【介绍】:参见唐玉书条。
手厥阴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之筋,起于中指,与太阴之筋并行,结于肘内廉,上臂阴,结腋下,下散前后挟胁。其支者入腋,散胸中,结于臂。”
指胆。见《千金要方·胆府脉证第一》。即中精之腑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。即血灌瞳人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