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参术健脾丸

参术健脾丸

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五:参术健脾丸

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

处方人参白术陈皮茯苓当归白芍、炙草、大枣

功能主治理气养脾。主水肿,蛊胀。

摘录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五

《回春》卷三:参术健脾丸

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

处方苍术8两(2两盐水浸,2两米泔浸,2两醋浸,2两葱白炒),人参2两,白术(去芦)2两,白茯苓(去皮)2两,干山药(炒)2两,破故纸(酒炒)2两,枸杞子(去硬)2两,菟丝子(酒制,焙)2两,莲肉(去心)2两,川楝子(取肉)1两半,五味子1两半,川牛膝(去芦)1两半,川椒(去目,炒)5钱,小茴香(盐炒)5钱,陈皮5钱,木香(不见火)5钱,远志甘草水泡,去心)5钱。

制法上为细末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滋养元气,补理脾胃,益肾水,温下元,进饮食,调中下气,除寒湿,大补诸虚。主脐腹冷痛,泄泻年久不止。

用法用量每服80丸,空心盐汤送下,以干物压之。

摘录《回春》卷三

《成方便读》卷三引东垣方:参术健脾丸

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

处方人参2两,陈皮1两,白术(土炒)2两,麦芽(炒)1两,山楂1两5钱,枳实3两。

制法神曲糊为丸。

功能主治脾虚饮食不消。

用法用量米饮送下。

各家论述夫脾胃之虚,其来也渐,固为病之本。而食积停滞,其来也骤,则为病之标。治病当明标本缓急,急则治其标,故方中虽消补并行,而仍以治标为急。故君以枳实之苦寒,破气行血,消食消痰,为磨积之主药。而后以参、术驾驭之,不使其过而伤正。且枳实得参、术之力,而用益彰,参、术得枳实,则补而不滞,两者互相为用。然毕竟因食积起见,故又以麦芽之化谷,山楂之化肉,而赞助之。脾虚停积,则气不行,故以陈皮理之;用神曲糊丸者,助其蒸化,米饮下者,藉谷气以和脾胃耳。

摘录《成方便读》卷三引东垣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丁散

    药方名称六丁散处方丁香1钱,槟榔1钱2分,草果1钱,知母1钱,贝母1钱半,常山1钱。功能主治疟。用法用量水1碗,酒1碗,煎1碗,露1宿,五更温服。量轻重虚实增减。摘录《医学六要·治法汇》卷三

  • 栝楼子散

    《圣惠》卷六十六:栝楼子散药方名称栝楼子散处方栝楼子3分(微炒),皂荚子仁3分(微炒),连翘3分,牛蒂子3分(微炒),牵牛子3分(微炒),何首乌3分,川大黄1两(锉碎,微炒),栀子仁1两,甘草1两(生

  • 泻白散

    药方名称泻白散别名泻肺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)。处方地骨皮桑白皮(炒)各30克甘草(炙)3克功能主治清泻肺热,平喘止咳。治肺热壅盛喘咳,甚则气急,皮肤蒸热,发热日晡尤甚,舌红苔黄,脉细数。用法用量上

  • 茯苓补心汤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:茯苓补心汤药方名称茯苓补心汤处方茯苓12克 桂心6克大枣20枚紫石英3克甘草6克人参6克赤小豆9克麦门冬9克制法上8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,善悲愁恚怒,衄血,面黄烦闷,五

  • 桂枝姜苓阿胶汤

    药方名称桂枝姜苓阿胶汤处方茯苓3钱,桂枝3钱,甘草2钱,生姜3钱,阿胶3钱,(炒,研),白芍3钱,当归3钱,川芎3钱。功能主治虚寒腰痛。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,温服。摘录《医学摘粹》

  •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

    药方名称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杏仁6克滑石末9克 薏仁9克功能主治清透络热,利气化湿。治暑瘵,寒热,舌白不渴,吐血者。用法

  • 慢惊丸

    《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》:慢惊丸药方名称慢惊丸处方人参3钱,白术(麸炒)3钱,橘皮3钱,甘草(炙)1钱,茯苓3钱,山茱萸(酒蒸)2钱,炮姜3钱,肉豆蔻(煨)2钱,防风3钱,天南星(制)2钱,白芍1钱

  • 白清胃散

    药方名称白清胃散处方生石膏4两,生硼砂1两,玄明粉1两,冰片2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过罗。功能主治清热去火;清肿止痛。主胃火上升,牙齿疼痛,口舌糜烂,牙缝流血。用法用量蘸药少许,擦患处。摘录《北京市中药成

  • 桂枝黄耆鳖甲汤

    药方名称桂枝黄耆鳖甲汤处方桂枝1钱,白芍1钱,黄耆(生)1钱,防风1钱,秦艽1钱,当归1钱,鳖甲(酥炙)3钱,浮小麦3钱,炙草5分,生姜1片,大枣1枚。功能主治久疟,营虚卫弱,汗多,洒渐恶风。用法用量

  • 立胜煎

    药方名称立胜煎处方川连黄柏秦皮甘草制法用水300毫升,煎30分钟后过滤,浓缩至150毫升,再加缓冲溶液,以消除刺激性。功能主治治三焦火毒上燔,目中黄液上冲,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聚黄色脓液。用法用量用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