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温热经解》方。银花炭、山楂炭、赤砂糖各三钱,大黄一钱,肉桂、炮姜各二分。水煎服。治下瘀血痢,色纯黑如漆者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:“陈乾疽发两肩及两臂。三四日痛不可动,五十日身热而赤,六十日可刺,……。”证治同肩疽。详该条。
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方。大黄(半生,半煨)五两,山药(刮去皮)、山茱萸、炒火麻仁、郁李仁(炮,去皮)、菟丝子(酒浸,炒)、牛膝(酒浸)、炒槟榔各二两,防风、炒枳壳、独活各一两,车前子二两半。为细末,炼蜜
①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环跳。见该条。②解剖学名词。
【介绍】:见马良伯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即鸡冠花,详该条。
出《夏子益治奇疾方》。即枸橘叶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小通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