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姚九鼎

姚九鼎

【介绍】:

姚浚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夹热痛

    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挟热腹痛,详该条。

  • 鼻槁

    病证名。《难经·五十八难》:“毛发焦,鼻槁,不得汗。”槁,枯槁也(《说文》)。多因外感热病或肺阴亏虚,致鼻失荣润引起。鼻中少涕,干燥枯槁。此证可见于热性病。宜润肺生津,用清燥救肺汤加减。今之干燥性鼻炎

  • 恶核

    病名。①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多因风热毒邪搏于气血,复为风寒乘袭所致。症为核生肉中,形同梅、李,或如豆粒,推之可移,患处疼痛,恶寒发热。宜内服五香连翘汤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下册:“似即鼠疫之恶核。”即

  • 脚气入腹

    脚气危证之一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。指脚气从足而上入于腹。症见腹部不仁,腹胀,胸闷,气喘等。可选用《千金》半夏汤、茱萸汤,松节汤、苏子降气汤,沉香降气汤等方。参见脚气条。

  • 催肠生

    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
  • 喉腥

    病证名。指病者自我感觉喉中有腥味。又名喉中腥臭。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一:“因劳心过度,肺气有伤,以致气出腥臭,唾涕稠粘,口舌干燥。”临证宜审脉证,随证治疗。

  • 块痰

    块状的痰。由于肺失清肃,气机失调,郁结凝聚而致。痰难吐咯,吐痰成块状。治疗以顺气、化痰、清热等法。

  • 肾积

    古病名。五积之一。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肾之积,名曰贲豚。”《脉经·平五脏积聚脉证》:“诊得肾积脉沉而急,苦脊与腰相引痛,饥则见,饱则减,少腹里急,口干,咽肿伤烂,目,骨中寒,主髓厥,善忘,其色黑。”

  • 明目至宝赋

    见明目至宝条。

  • 惠直堂经验方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陶承熹、王承勋辑。刊于1759年。本书为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汇编而成。卷1~2为通治、补虚、种子、伤寒等内科杂病,五官科病证验方;卷3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;卷4为妇科、儿科验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