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恶露不绝

恶露不绝

病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。卷二十。又名恶露不止恶露不尽。一般产后恶露持续二至三周应完全排尽。如超过这段时间,仍然持续淋沥不断则属病态,称之恶露不绝。多因产后气虚下陷冲任不固;余血未尽或感寒凉,败血瘀阻冲任,新血不安;或因营阴耗损,虚热内生,热扰冲任,迫血妄行所致。气虚者证见恶露色淡,质清稀,量多,兼见面色苍白,懒言,小腹空坠。治宜补气摄血,方用举元煎加减;余血未尽者,恶露量少,淋沥涩滞不爽,色紫暗有块,伴有小腹疼痛,治宜化瘀止血,方用当归益母汤加减(当归、川芎益母草,炮姜,延胡索红花);血热者,恶露量多,色红,质稠粘,有臭味等,面色潮红,治宜养阴清热,止血,方用保阴煎加减(白芍续断旱莲草阿胶黄芩、生地、乌贼骨、黄柏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发疽

    病名。系指疽生于耳轮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或问耳轮生疽何如?曰,是名耳发疽,属手少阳三焦经,风热所致,六、七日渐肿如胡桃,或如蜂房之状,或赤或紫,热如火,痛彻心是也。”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五味

  • 数月行经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指月经周期为三个月以上且不规则者。患者形盛多痰,宜服六君子汤加苍术、香附,兼服苍附导痰丸。若形瘦,脾胃虚弱,气血两亏,数月而经始行者,宜服十全大补汤;肾虚者,治宜健脾益肾,

  • 金蛇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十八喉风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古人按喉病见症之不同把喉证归纳为十八种临床类型,称为十八喉风。《喉科秘旨》分喉风为十二证:《喉科指掌》分为十六证;《重楼玉钥》分为三十六种喉风。详见喉风及有关各条。

  • 吴光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文炳条。

  • 阳明之阳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

  • 燥屎

    见《伤寒明理论·腹满》。即燥矢。详该条。

  • 保顺大夫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四品。

  • 五疝

    指五种疝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一曰石疝,二曰血疝,三曰阴疝,四曰妒疝,五曰气疝,是为五疝也。”又:“五疝之状,寻此皆由腑脏虚弱,饮食不节,血气不和,寒温不调之所生也。”详血疝、气疝、阴疝等条。

  • 痘不起胀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古今医鉴》。痘疮发病后,一般历时四天,当渐起胀,先出者先起,后出者后起,至五、六日毒气尽出,至七、八日则进入贯脓。若见形三、四日,起胀如豆形,根窝红活肥满,光泽明净者,预后良好。若不起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