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鸡峰普济方》卷二十二方。郁金、黄柏、黄连各半两,巴豆十五个,松脂六两,清油一两。前四味为粗末,将清油炼熟,细细入松脂散尽,再细细入前药末,熬,以杨柳枝搅至滴水成珠收膏,外敷患处。治疮疖肿疼。
指形体瘦弱似病而脉象正常者。《注解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人病脉不病,名曰内虚,以无谷神,虽困无害。”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足跟疽。详该条。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即头针疗法,见该条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仁斋直指方论》卷五。即七气汤第三方。见七气汤条。
即泄泻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小肠,小肠不得成聚,故后泄,腹痛矣。”《类经》卷五:“脾肾虚寒,故为后泄。”详泄泻条。
①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走游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少阴经别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