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温法之一。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。常用方如温胆汤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桑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实热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:“小儿气血俱盛者,则脏腑皆实,故胃中生热,其状大便则黄,四肢温壮,翕然体热也。”治宜清胃泻热。用泻黄散。
①指人中沟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,又名水沟。在鼻下方、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,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。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膀胱和子宫的参考。②水沟穴的别名,见《针灸资生经》。详水沟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。即环项发。见该条。
见鬼臾区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小儿疳痢伴有腹胀,腹痛,里急后重,痢下脓血的症候。治宜温中止痢之剂。
出《颅囟经》。即白脓痢,详该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