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时行之气

时行之气

时气。参见时行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泻脾大黄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方。大黄(微炒)、炙甘草、黄芩、麦门冬(去心)各一两,枳壳(麸炒)、半夏(汤洗去滑)、陈皮、前胡各半两,赤茯苓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生姜(枣大)一块,水煎,去渣服。治脾实胸中

  • 虚经

    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
  • 太阴络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漏谷。见该条。

  • 朱赤豆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赤小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司空舆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曾任主管户籍地方官,河中虞乡(今山西虞乡)人。撰有治疗风疾的方书《发焰录》1卷,佚。

  • 候气

    ①指针刺未能得气时,停针不动,静候片刻,以待气至。《针经指南·标幽赋》:“次察应至之气……未至也,据虚实而候气。”《针灸大成》:“用针之法,候气为先。”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所谓“气至而有效”即指针刺必

  • 水车藤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锡叶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虫齿

    出《肘后方》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上管

    见上脘条。

  • 鲍鱼壳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石决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