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中梓医案

李中梓医案

书名。明·李中梓撰。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,不分门类,不立标题,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。作者长于脉诊辨证,处方灵活,案语明晰。初未刊行,后收入李延昰脉诀汇辨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磁穴疗法

    见穴位磁疗法条。

  • 桐君

    【介绍】:上古时代药学家。相传为黄帝之臣,从事采药,著有《采药录》等,对药物性味及作用有所叙述,原书已不传。

  • 梁仁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梁学孟条。

  • 肝常有余

    小儿生理、病理特点之一。肝为风木之脏,其性刚而不柔,旺於春,春乃少阳之气,可使万物生发和成长。明·万全根据自然界的这种春生夏长的规律,认为阳气自然有余。小儿犹如草木之芽,受气初生,其气方盛,亦少阳之气

  • 痘后浮肿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。痘疮脱痂后,因表虚不固,见风太早,风邪乘虚而入,引起面目、遍身浮肿。治宜微汗解表。用五皮饮。

  • 外踝疽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生于外踝处的附骨疽。又名脚拐毒、穿拐毒、鞋带痈。证同内踝疽,但因病位于三阳经,故宜内服内托羌活汤(《疡医准绳》:羌活、黄柏、防风、藁本、连翘、当归、肉桂、炙草、苍术、陈皮、

  • 涸流

    运气术语。五运主岁之中,水岁不及的名称。水运不及则雨露不降,江河干涸,故名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不及奈何?……水曰涸流。”

  • 瘰疬漏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。初起如梅李枣核,随处可生,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,久则化脓成漏。宜内服斑猫散。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
  • 马裆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足分开呈内八字形,屈膝下蹲,两手后伸,挺肘翘掌,四指并拢,拇指外分,挺胸收腹,两目平视,呼吸随意。

  • 蜘蛛蛊

    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单腹肿大而四肢极瘦者,名蜘蛛蛊。”即单腹胀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