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核桃楸皮

核桃楸皮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核桃楸皮

药材名称核桃楸皮

拼音Hé Tɑo Qiū Pí

别名楸树皮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楸皮(《中药志》)。

出处《中药志》

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枝皮干皮。春、秋采收,剥取枝皮或干皮,晒干。

生境分部产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黑龙江、吉林、甘肃等地。

性状干燥的枝皮,常扭曲成绳状或呈单卷筒状,长短不一,可达1米以上。厚1~2毫米。外表面浅灰棕色,平滑有纽纵纹,并有少数浅棕色圆形突起的皮孔,与三角形叶痕。内表面暗棕色,平滑而有细纵纹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丽易纵裂,断面纤维性。气无,味微苦而略涩。水浸液浅黄棕色,不显萤光。

化学成分树皮、叶及外果壳含有甙类及大量鞣质等。叶含鞣质6.25~9.35%。

炮制洗净,润透,切块,晒干。

性味苦,寒。

①《河北药材》:"味苦,性寒。"

②《河北中药手册》:"性平,味苦辛。"

③《陕甘宁肯中草药选》:"味苦,性微寒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解毒,止痢,明目。治泄泻,痢疾,白带,目赤。

①《河北药材》:"泻热,明目,止痢。"

②《河北中药手册》:"清热解毒。"

③《陕甘宁肯中草药选》:"清热燥湿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外用:煎水洗眼。

复方①治肠炎,痢疾:核桃揪皮、白头翁黄柏各三钱,黄连一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
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:核桃楸皮四钱,生地榆椿皮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③治湿热白带:核桃楸皮、苍术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
④治急性结膜炎:核桃楸皮,竹叶各三钱,黄连一钱。水煎服。或用核桃楸皮五钱,煎汤洗眼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
⑤治麦粒肿,大便干燥:核桃楸皮三钱,大黄二钱。水煎服。孕妇忌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备注本品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习惯作秦皮使用,但据《本草》记载,秦皮当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的树皮。参见"秦皮"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核桃楸皮

药材名称核桃楸皮

拼音Hé Tɑo Qiū Pí

别名楸树皮、秦皮、楸皮

出处出自《中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.[J.stenocarpa Maxin.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采收,剥取树皮,晒干。

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超达2Om。树皮暗灰色;浅纵裂。小枝粗壮,具柔腺毛。髓部薄片状;顶芽大,有黄褐色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可达80cm;叶柄长5-9cm,基部肥大,叶柄和叶轴被有短柔毛及星状毛;小叶9-23枚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6-17cm,宽2-7cm,先端渐尖,基部歪斜或截形,边缘具细锯齿,表面深绿色,初生稀疏短柔行,后仅中脉有毛,背面色淡,贴生短柔毛及星状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葇荑花序腋生,下垂,先叶开放,长9-20cm;雄花具短柄,有1枚苞片及1-2枚小苞片,花被状,花被片3-4,常有雄蕊12,稀13或14;雌花序穗状,顶生,直立,有雌花4-10朵,花被片4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被柔毛,苞片及小苞片合绕子房外壁,子房子位,柱头2裂,鲜红色。果序长10-15cm,俯垂,常有5-7个果实,核果球形或卵形,顶端尖,不易开裂,密被腺质短柔毛;果核坚硬,表面有8条纵棱,各棱之间有不规则的皱曲及凹穴;内果皮壁内有多枚不规则的空隙,隔膜内亦有2空隙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长土质肥厚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沟谷两旁或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东北及河北、山西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卷筒状或扭曲成绳状,长短不一,直径约2cm,厚2-4mm。外表面平滑,有细纵纹,灰棕色,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及三角状叶痕;内表面暗棕色,质坚韧,不易纵裂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
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层为10-20列木栓细胞。皮层为薄壁细胞。韧皮部宽广,纤维束众多,断续成层状排列,外侧有石细胞群或单个散在。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。

粉末特征 暗灰棕色。①纤维及晶纤维多成束或单个散高。纤维多碎断,直径13-27μm,壁极厚,木化,孔沟不明显,胞腔线形。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簇晶,形成晶纤维;含晶细胞壁稍厚,非木化。②石细胞圆多角形、类圆形、矩圆形、类方形、长方形或短梭形,直径15-48μm,长至80μm,壁厚薄不一,孔沟显或稀少,胞腔甚小或无。③草酸钙簇晶,直径8-32μm。④筛管分子端壁倾斜,有复筛板,由5-10多个类长卵圆形筛域组成,排列成梯状,在侧壁上也可看到多数筛域,常数十个呈网状排列。此外,有木栓细胞及少数淀粉粒。

化学成分核桃楸皮中含胡桃醌(juglone)等。

药理作用抗癌作用 核桃楸皮中含有胡桃醌,核挑揪叶煎剂对大鼠有加速体内糖的同化,或降低血糖的作用。其方法为大鼠在口服药物后半小时,以60%葡萄糖(30ml/kg)灌胃,2.5-3小时后测尿糖;给药组的尿糖较对照组显着为低。

炮制洗净,润透,切块,晒干。

性味苦;辛;性微寒

功能主治清热燥湿;泻肝明目。主湿热下痢;常下黄稠;目赤肿痛;麦粒肿;迎风流泪;骨结核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9-15g,煎水洗眼。

复方①治肠炎,痢疾:核桃楸皮、白头翁黄柏各三钱,黄连一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:核桃楸皮四钱,生地榆椿皮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③治湿热白带:核桃楸皮、苍术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④治急性结膜炎;核桃楸皮、竹叶各三钱,黄连一钱。水煎服。或用核桃楸皮五钱,煎汤洗眼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⑤治麦粒肿,大便干燥:核桃楸皮三钱,大黄二钱。水煎服。孕妇忌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各家论述1.《河北药材》:泻热,明目,止痢。

2.《河北中药手册》:清热解毒。

3.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清热燥湿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麦麸

    药材名称小麦麸拼音Xiǎo Mài Fū别名麸皮(《本草蒙筌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小麦"条。性味甘,凉。①《本草拾遗》:

  • 慕荷

    药材名称慕荷拼音Mù Hé别名黄药子、索骨丹、老汉求(《陕西中药志》),猪屎七、秤杆七、老蛇盘、天蓬伞、红苕七、麻鹞子、红药子、金毛狗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虎

  • 仙人掌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仙人掌药材名称仙人掌拼音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巴掌、霸王树、火焰、火掌、玉芙蓉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(Ker-Ga

  • 蚌花

    药材名称蚌花拼音Bànɡ Huā来源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植物紫万年青Rhoeo discolor (L’Her.) Hance,以花叶入药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,或将花蒸约10分钟,晒干。性味

  • 心叶黄花仔

    药材名称心叶黄花仔拼音Xīn Yè Huánɡ Huā Zǎi别名吸血草、白痴头婆、索仔草、娃儿草、小桐麻、大黄花母、生毛英仔草、软枝虱母头、生毛虱母头、小号山胶播、圆叶金、午时花、圆叶咳觑草、黄花少

  • 大发散

    药材名称大发散拼音Dà Fā Sàn英文名Parish's Ironweed别名豆鼓叶、大红花远志出处始载于《云南思矛中草药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

  • 土良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土良姜药材名称土良姜拼音Tǔ Liánɡ Jiānɡ别名白草果、草果药、野姜、良姜来源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土良姜Hedychium spicatum Buch.-Ham.的根

  • 苍耳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。功能主治①《纲目》:"主白癞顽痒。"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白痢。

  • 车桑仔叶

    药材名称车桑仔叶拼音Chē Sānɡ Zǎi Yè出处《福建中草药》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坡柳,又名:铁扫把,明子柴、明油脂、炒米柴、毛乳、白石楝、溪柳。常

  • 羊胎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羊胎药材名称羊胎拼音Yánɡ Tāi出处《本草逢原》来源为母羊腹中的胎兽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羊肉"条。功能主治调补肾虚羸瘦。复方治肾虚羸瘦:羊胎,鹿胎,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