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桂枝黄芩汤

桂枝黄芩汤

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六:桂枝黄芩汤

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

处方桂枝(去皮)芍药黄芩各15克甘草(炙)30克

制法上药研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风疫。脉浮数而不弱,头项痛,腰脊痛,发热恶风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220毫升,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煎至160毫升,去滓,空腹时服。

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六

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中:桂枝黄芩汤

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

处方柴胡36克黄芩人参甘草各13.5克半夏12克石膏知母各15克桂枝6克

制法上药研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疟疾,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三经合病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~21克,水煎,于疟发前服之。

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中

《三因》卷六:桂枝黄芩汤

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

处方桂枝(去皮)半两,芍药半两,黄芩半两,甘草(炙)1两。

制法上为散。

功能主治风疫,证如太阳伤风,相传染为异,脉浮数而不弱,头项疼,腰脊痛,发热恶风。

用法用量每服5钱,水1盏半,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煎至7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摘录《三因》卷六

《保命集》卷中:桂枝黄芩汤

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

处方柴胡1两2钱,黄芩4钱半,人参4钱半,甘草4钱半,半夏4钱,石膏5钱,知母5钱,桂枝2钱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疟疾。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三阳合病,服桂枝芍药汤后,寒热转大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5-7钱至半两,水煎,迎发而服之。

各家论述《杏苑》:用人参甘草以补正气为本,石膏知母柴胡黄芩等以清热为标,半夏豁痰,桂和营卫。

摘录《保命集》卷中

猜你喜欢

  • 活络丹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活络丹药方名称活络丹处方川乌(炮.去皮.脐)、草乌(炮.去皮.脐)、地龙(去土)、天南星(炮),各六两半。乳香(研)、没药(研),各二两二钱。炮制上为细末,入研药和

  • 妇女调经膏

    药方名称妇女调经膏处方益母草1两,延胡索1两,穿山甲1两,香附2两,南红花1两,巴豆1两5钱,川芎1两,丹皮5钱,柴胡2两,生地3两,干姜1两,苍术1两,吴茱萸1两,透骨草1两,木香5钱,荆芥2两,小

  • 补肾活血汤

    药方名称补肾活血汤处方熟地9克杜仲3克 杞子3克 破故纸9克菟丝子10克 归尾3克没药3克 萸肉3克红花1.5克独活3克 淡苁蓉3克功能主治主肾受外伤,两耳立聋,额黑,面浮白光,常如哭状,肿如弓形。用

  • 芩连栀子饮

    药方名称芩连栀子饮处方黄芩、黄连、栀子、桔梗、甘草、生地、柴胡、川芎、赤芍、升麻。功能主治痘疮收靥之后痢作,大热不止,鼻中血出不止。用法用量水煎,茅根汁1钟,入内同服。摘录《片玉痘疹》卷十二

  • 镇心汤

    药方名称镇心汤处方防风当归大黄各10克泽泻8克白蔹8克 菖蒲人参桔梗各6克白术甘草各20克紫菀茯苓各4克秦艽12克 桂心远志薯蓣石膏各6克 大豆卷8克麦门冬10克粳米30克大枣15枚干姜4克附子茯神各

  • 莲实丸

    药方名称莲实丸处方莲实(去皮)2两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2两,巴戟天(去心)2两,补骨脂(炒)2两,山茱萸1两,覆盆子1两,龙骨(研)半两。制法上为末,煮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下元虚冷,小便白

  • 参苓附术加生姜汤

    药方名称参苓附术加生姜汤处方人参1两,白术1两,生姜1两,附子2钱,茯苓3钱。功能主治冬月直中阴寒,吐泻交作,身发热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一

  • 丹参归脾汤

    药方名称丹参归脾汤处方丹参1钱半,续断1钱半,赤芍1钱,远志1钱(去心,炒),山药1钱,川贝1钱(去心),麦冬1钱(去心),益母3分,归身炭3钱(土炒),茯神1钱,橘红1钱,荷叶炭1钱,川膝炭1钱,生

  • 丹参滑石汤

    药方名称丹参滑石汤处方丹参、滑石、白芍、桃仁、贝母、紫菀、丹皮、当归、甘草。功能主治胃中痰火,下焦阴火,咳嗽吐红。摘录《不居集》下集卷十一

  • 五痿汤

    药方名称五痿汤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甘草(炙)1.2克当归4.5克 苡仁9克麦冬6克黄柏1.5克知母1.5克功能主治治五脏痿证。用法用量水煎,分二次服。心气热,加黄连1克,丹参、生地各3克;肝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