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书名。又名《新编医方大成》、《类编经验医方大成》。10卷。元·孙允贤辑。刊于1321年。本书系集录宋、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。全书共分72门,包括风、寒、暑、湿、伤寒、疟、痢等。每门之前扼要论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陕西人。曾在太医院任职,读医书较多。著有《伤寒撮要》(已佚)、《针灸详说》、《针灸集书》等书。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又名急中风。因毒厉之气乘虚入侵所致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:“急风,其证筋脉紧急,身背强直,面黑鼻干,口噤不语,须臾风入五藏,与清气相引,则通身壮热,汗出如油,直视唇青,痰涎结
【介绍】:见胡澍条。
阐明气血关系的一种理论。唐容川《血证论》指出血是气的物质基础或依附的根据,血虚则气少,血竭则气脱,血瘀则气滞。治疗上,补气常结合养血,行气通经还须散瘀活血,就是这种理论的运用。
肥腻浓厚的食物。长期多食,不但损伤脾胃,还会发生痰热和疮疡等病证。
疟疾之一。指三阴疟疟邪游溢他经而成。《症因脉治·游疟》:“游疟之症,先起三疟,后又加一发,连发二日,只停一日,如少阴经子午卯酉日之疟,至明日辰戌丑未又加一发,此少阴之疟,余邪游入太阴;又如辰戍丑未之疟
推拿手法名。出《内经》。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,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。用手掌进行者,称为掌摩法;用手指进行者,称为指摩法。有理气和中,活血止痛,散瘀消积等作用。常用于消
病证名。指阳气不足,阴寒积滞所致的腹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寒积腹痛之症,绵绵而痛,无增减,得热稍止,得寒更甚,身无热,小便清利,痛则下痢,此寒积腹痛之症也。”多因真阳不足,身受寒邪,饮食生冷,胃阳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