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猝病新论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济万

    【生卒】:1903~1963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名秉臣,出生于上海,丁甘仁长孙。秉承家学,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,悬壶沪上,颇享医名。1931年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,学精临床各科,尤擅伤寒时病。后迁香

  • 太冲

    经穴名,代号LR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输(土)、原穴。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布有腓深神经的分支,并有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跖骨背动脉通过。主治头痛,眩晕,失眠,癫痫,目赤肿痛,

  • 细叶莠竹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肠痈

    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:“小肠痈者,少腹肿而硬,按之则痛,左足屈而不伸,溲数似淋,时时汗出复恶寒,身皮甲错,腹皮急则腹胀大。”治法:脉迟紧者脓未成,宜牡丹皮汤下之;脉洪数者脓已成,宜薏苡仁汤(《三因

  • 舌神

    舌诊内容之一。表现在舌质的荣枯,荣是红润鲜明,活动灵敏,表示津液足,生机好;枯是晦暗干瘪,失却灵活,表示津液竭,病情重。曹炳章《辨舌指南》:“荣润则津足,干枯则津乏。荣者谓有神。神也者,灵动精爽,红活

  • 治百病方

    新出土汉代竹、木简牍医书。不著撰人。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,现存92枚手写医简,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,药名百余种。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。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。

  • 蛮姜

    出《履岩本草》。为高良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杂气

    即疫疠之气。见疠、戾气各条。

  • 大麦芽

    见《本草汇言》。即麦芽,详该条。

  • 隔蒜灸

    间接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,以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。一般每次5~7壮。适用于疮疖初起,毒虫咬伤,瘰疬,肺结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