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猪毛

猪毛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猪毛

药材名称猪毛

拼音Zhū Máo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为猪科动物体毛

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猪肉"条。

功能主治治崩漏,烫伤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烧灰研末,0.5~1钱。外用:烧灰调涂。

复方①治赤白崩中:猪毛烧灰三钱,以黑豆一碗,好酒一碗半,煮一碗,调服。(《纲目》)

②治汤火伤:猪毛烧灰,麻油调涂。(《袖珍方》)

临床应用治疗烧烫伤

取猪毛4两,香油1斤,石蜡4两。将香油熬开后,加入猪毛,不断搅拌;待猪毛全溶后,加入石蜡,搅匀。继续加热,至一定程度时,取1滴滴于水面上,观察油滴变化,如油滴在水面上立刻形成一薄层油蜡膜且边缘整齐时,即可取下,用纱布过滤,贮于容器中冷却即成膏状。用时先作创面消毒,而后涂以药膏,每日或间日换药1次。曾治疗31例不同程度的烧、烫伤患者,均在1~2周痊愈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猪毛

药材名称猪毛

拼音Zhū Máo

英文名Pig's hair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猪科动物猪的毛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

采收和储藏:宰杀后,刮下猪毛,洗净,晾干。

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,达150多种,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:躯体肥胖,头大。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。眼小。耳壳有的大而下垂,有的较小而前挺。四肢短小,4趾,前2趾有蹄,后2趾有悬蹄。颈粗,项背疏生鬃毛。尾短小,末端有毛丛。毛色有纯黑、纯白或黑白混杂等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杂食性家养物畜,繁殖力强,孕期约4个月。

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
性味味涩;性平

归经肺;脾;肝经

功能主治止血;敛疮。主崩漏;烧烫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煅炭,研末,酒冲,3-9g。外用:适量,煅炭,油调涂。

复方①治赤白崩中:猪毛烧灰三钱,以黑豆一碗,好酒一碗半,煮一碗,调服。(《纲目》)②治汤火伤:猪毛烧灰,麻油调涂。(《袖珍方》)

临床应用治疗烧烫伤。取猪毛4 两,香油1斤,石蜡4两。将香油熬开后,加入猪毛,不断搅拌;待猪毛全溶后,加入石蜡,搅匀。继续加热,至一定程度时,取1 商滴于水面上,观察油滴变化,如油滴在水面上立刻形成一薄层油蜡膜且边缘整齐时,即可取下,用纱布过滤,贮于容器中冷却即成膏状。用时先作创面消毒,而后涂以药膏,每日或间日换药1次。曾治疗31例不同程度的烧、烫伤患者,均在1-2周痊愈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通草叶

    药材名称小通草叶拼音Xiǎo Tōnɡ Cǎo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的嫩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achyurus hi-malaicus Hook.fet.Thoms

  • 文蛤

    药材名称文蛤拼音Wén Há别名花蛤(《梦溪笔淡》),黄蛤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圆蛤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白利壳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。4~10月间

  • 滇南马钱

    药材名称滇南马钱别名车里马钱、云南马钱、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滇南马钱Strychnos cheliensis Hu,以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化学成分种子含***。性味苦,含。剧毒。功能主治兴奋健胃,消

  • 金边兔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边兔耳药材名称金边兔耳拼音Jīn Biān Tù ěr别名兔耳草(《慈航活人书》),兔耳箭、金茶匙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,小鹿衔、银茶匙、忍冬草、月下红(《百草镜》),兔耳一

  • 青皮树

    药材名称青皮树拼音Qīnɡ Pí Shù别名垂丝卫矛来源卫矛科青皮树Euonymus oxyphyllus Miq.,以果、根皮、树皮入药。生境分部辽宁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

  • 蝮蛇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蝮蛇骨药材名称蝮蛇骨拼音Fù Shé Gǔ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。功能主治《本草拾遗》:"主赤痢,取骨烧为黑末,饮下三钱匕。"

  • 鳝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鳝鱼药材名称鳝鱼拼音Shàn Yú别名鳣(《山海经》),黄鳣(《异苑》),鳣鱼(《千金·食治》),海蛇(《黑龙江中药》)。出处《雷公炮炙论》来源为鳝科动物

  • 美舌藻

    药材名称美舌藻拼音Měi Shé Zǎo别名乌菜、鹧鸪菜、鲁地菜、岩头菜、蛔虫菜来源红叶藻科美舌藻属植物美舌藻Caloglossa leprieurii (Mont.)J. Ag.,以全草入

  • 假稻

    药材名称假稻拼音Jiǎ Dào别名水游草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假稻的全草。春、夏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80厘米。秆下部伏卧而上部斜升直立,节处生多数分枝的须根,并密生倒毛。叶

  • 双籽棕

    药材名称双籽棕拼音Shuānɡ Zǐ Zōnɡ别名鸡罗、野棕、山棕、矮葵来源棕榈科双籽棕Didymosperma caudatum (Lour.)Wendl. et Druce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