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焉文。江苏毗陵(今武进)人。尤长于本草,辑有《本草汇笺》(1660年)一书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大青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胃中伏火,上灼咽喉,或过食膏粱炙煿、醇酒厚味,致咽喉或舌、上腭等处肿生血泡者。《喉风论》:“此症因饮食煿炙,膏粱厚味,偶一触动,陡起血泡,咽喉舌腭,不拘其部,即时胀大,吐咽有妨,宜刺破其泡。”
【介绍】:唐代著名妇产科学家。蜀(今四川境内)人。于宣宗大中初(847年),收集有关经闭、带下、妊娠、坐月难产、产后诸证的医方,撰成《产宝》三卷。公元897年,周颋补益并序,现传本作《经效产宝》三卷,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维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