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白面痧

白面痧

病证名。①指麻疹出现皮疹时,而面色苍白者。临床见于伴有大热、大汗或泄泻及体弱的病儿。由中气亏虚,脾阳不运所致。其症以疹点突然隐退或疹透不全,面色苍白,唇及肢端青紫,四肢冰冷为特证。治宜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;加紫草红花以活血通络。见于麻疹并发肺炎而兼感染性休克者。参白麻条。②指烂喉痧。《重刻烂喉痧辑要》喉痧有烂喉、白喉之异云:“其有颜若渥丹,痧不出肌者……;亦有余处皆见,面部独否者,即俗呼为白面痧、白鼻痧也。”指痧症惟面部或鼻部不发疹者,故名。详烂喉痧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盗汗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因产时气血暴虚,血虚阴亏所致。症见睡中汗出,醒来即止。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。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;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,兼以敛汗,方用止汗散(《傅青主

  • 徐文蔚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彪条。

  • 孙真人海上方

    见海上方条。

  • 干黄

    病名。指小便自利,渴而引饮的黄疸。《此事难知》:“干黄,燥也,小便自利,四肢不沉重,渴而引饮者,栀子柏皮汤。”干黄有因瘀热搏结所致者,《医钞类编》卷九:“干黄,……瘀热在里,宜下。”参见黄疸等条。

  • 走火

    气功术语。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。见偏差条。

  • 水三七

    见《贵州卫生》(11):1959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迫

    指主令之气不能应时而至,导致气候反常,成为致病因素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至而不至,此谓不及,则所胜妄行,而所生受病,所不胜薄之也,命曰气迫。”

  • 刘永怀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瑾条。

  • 鸡脚爪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翻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益母艾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益母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