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百部丸

百部丸

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八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根90克升麻15克 桂心五味子甘草紫菀干姜各30克

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治久新咳嗽,喘息有音,时吐脓血,咽中腥臭,气息不通。

用法用量每服3克,食后、临卧前开水送下。

摘录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八

全生指迷方》卷四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240克(为细末)生地黄2.5千克(取汁,熬成膏)

制法地黄膏拌百部末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治肺热咳嗽,畏热头眩,目赤脉数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食后温水送下。

摘录全生指迷方》卷四

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90克(炒)麻黄(去节)90克杏仁40个(去皮、尖,微炒,煮三五沸)

制法上药为末,炼蜜丸,如芡实大。

功能主治治宜肺化痰,止咳平喘,小儿风寒束肺,咳嗽气喘,微有痰。

用法用量热水化下,或加松子仁肉50粒,糖为丸,含化,其效尤佳。

摘录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

圣济总录》卷六十六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(焙)半两,款冬花(去梗)半两,天门冬(切,焙)半两,贝母(去心)半两,桔梗(炒)半两,紫菀(去苗土)半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咳嗽上喘,唾脓血,胸膈不利,咽喉肿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食后、临卧甘草乌梅汤送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六十六

《千金》卷十八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根3两,升麻半两,桂心1两,五味子1两,甘草1两,紫菀1两,干姜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诸嗽,不得气息,唾脓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3丸,日3次。以知为度。

注意忌生葱、海藻菘菜

各家论述《千金方衍义》:嗽不得息,明明是火逆为患,故用百部导之于下,升麻散之于上,姜、桂之辛以散火,五味之酸以敛津,紫菀甘草既能治嗽,并可和血。

摘录《千金》卷十八

《局方》卷四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天门冬(去心)1斤,杏仁(去皮尖,炒)6两,黄耆6两,百部根6两,瓜蒌根16两,紫苏22两,紫菀(去苗,洗)22两,马兜铃22两,黑参8两,肉桂(去粗皮)4两。

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肺气不调,咳嗽喘急,胸膈烦闷,唇干口燥,面目浮肿,咽嗌不利,积久不愈,及咯唾脓血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丸,食后煎乌梅甘草汤温下。

摘录《局方》卷四

圣济总录》卷六十六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(炒)3两,升麻1两,桂(去粗皮)1两,五味子(炒)1两,甘草(炙,锉)1两,紫菀(去苗土)1两,桑根白皮(炙,锉)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粥饮送下,日3次,夜1次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六十六

圣济总录》卷一六四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(焙)半两,细辛(去苗叶)3两,贝母(去心)2两,甘草(炙)2两,紫菀(去苗土)2两,桂(去粗皮)2两,白术3两,麻黄(去根节)3两,五味子3两,杏仁(去皮尖双仁,炒)4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产后咳嗽,连声不绝,痰涎壅盛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生姜、蜜汤送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六四

《实用中成药手册》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粉、小雌鸡。

制法水为丸,每袋重18g。

功能主治润肺,补虚羸,杀虫。主骨蒸劳嗽,肺结核。

用法用量每服9g,温开水送下,日2次。

注意忌生冷、辛辣食物。

摘录《实用中成药手册》

《圣惠》卷四十六:百部丸

药方名称百部丸

处方百部2两,黄芩1两,桂心1两,五味子1两,甘草1两(炙微赤,锉),紫菀1两(去苗土),干姜1两(炮裂,锉),生干地黄2两,茜根1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。
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以粥饮送下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四十六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阳软坚汤

    药方名称回阳软坚汤处方上肉桂3~9克白芥子9~15克炮姜6~12克 熟地15~30克 白僵蚕6~12克橘红9~15克三棱9~15克麻黄3~6克莪术9~15克 全丝瓜6~15克功能主治回阳软坚,温化痰湿

  • 骨仙片

    药方名称骨仙片处方骨碎补10.2%,广防己10.2%,熟地黄21.7%,黑豆13.5%,金樱子13.5%。制法制成片剂。功能主治填精益髓,壮腰健肾,强壮筋骨,舒筋活络,养血止痛。主骨质增生症,及膝关节

  • 宁心汤

    药方名称宁心汤处方孩儿参9克,丹参9克,当归6克,川芎3克,生地9克,赤芍9克,白芍9克,桃仁9克,红花5克,茯苓9克,木香5克,陈皮3克,炙甘草3克。功能主治益气养阴,活血化瘀。主气阴两虚,心脉瘀阻

  • 橘皮煎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:橘皮煎丸药方名称橘皮煎丸处方当归(去芦,先焙)萆薢厚朴(去粗皮,姜汁制)肉苁蓉(酒浸,微炙,切,焙干)肉桂(去粗皮)附子(炮,去皮、脐)巴戟(去心)阳起石(酒浸,焙干,研如粉

  • 大黄甘遂汤

    药方名称大黄甘遂汤处方大黄4两,甘遂2两,阿胶2两。功能主治妇人产后,水与血结于血室,少腹满如敦状;及男女膨胀、癃闭、淋毒,小腹满痛者。妇人少腹满如敦状,小便微难而不渴,生后者,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

  • 解散

    《千金》卷二十四:解散药方名称解散别名大黄汤处方升麻3两,大黄3两,黄连3两,甘草3两,黄柏3两,芍药6两,白鸭通5合,黄芩4两,栀子仁14枚,竹叶(切)1升,豉1升。功能主治服散后盛热实,大小便赤。

  • 栀子竹茹汤

    药方名称栀子竹茹汤处方山栀9克陈皮6克竹茹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呕吐。用法用量水煎,加姜汁冲服。摘录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四

  • 地黄粥

    《寿亲养老新书》卷四:地黄粥药方名称地黄粥处方生地黄150克(捣,绞取汁60毫升)生姜(捣,绞取汁40毫升)粳米(净淘)100克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。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,临熟下地黄及生姜汁,搅匀,

  • 芍药补气汤

    药方名称芍药补气汤别名补气汤(《兰室秘藏》卷下)。处方黄耆30克白芍药45克橘皮(不去白)30克泽泻15克甘草(炙)30克制法上药哎咀。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行,皮肤间麻木。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300毫

  • 蝉蜕饮

    药方名称蝉蜕饮处方钓藤钩子3分,川芎半两,白僵蚕(去嘴,炒)半两,蝉蜕(去足)半两,蛇皮(炙)、蜣螂5枚(炙,去头翅足),附子(炮,去皮尖)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小儿吐利后,脏虚慢惊,手足时瘈疭多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