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穴道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乙

    经穴名,代号ST2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太一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脐上2寸,旁开2寸处。(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去任脉三寸)。布有第八、九肋间神经分支,并有第八、九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

  • 孔子枕中散

    见《千金翼方》卷十六。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,见该条。

  • 盆肠生

    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疟

    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夹惊伤寒

    病证名。又名伤寒夹惊。《幼幼新书》:“伤寒惊搐即生涎,胃热乘虚遍体斑。颊赤口干脾受热,涎高风盛发狂言。”此证伤寒化热,热极攻冲脾胃,颊赤、口渴、发斑而见惊搐,治宜解利以定惊搐。参伤寒夹惊条。

  • 伤寒寻源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吕震名撰于1850年。作者指出,有人“以为凡伤寒之病,多从风寒得之。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,若风、若湿、若温、若热,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”(见自序)。本书首辨风、寒、湿、温、热之源流及六

  • 八树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蜂窝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有头疽生于肩部或背部或胸侧,疮形多头状似蜂窝者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
  • 漩浊

    指小便浑浊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科》。即便浊。详该条。

  • 鼻沥血

    病名。出《兰台轨范》卷五。即鼻衄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