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紫杉

紫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杉

药材名称紫杉

拼音Zǐ Shān

别名赤柏松(《盛京通志》),紫柏松(《蒙文汇书》)。

出处《东北药植志》

来源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

原形态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树皮赤褐色,浅裂;枝密生,小枝互生。叶螺旋状着生,呈不规则两列,与小枝约呈45度角斜展,条形,长1.5~2.5厘米,宽2.5~3毫米,基部窄,有短柄,先端骤尖,上面光绿色,中脉隆起,下面有两条较边带宽2倍的灰绿色(干后淡黄褐色)气孔带。花单性异株;球花单生叶腋;雄花有雄蕊9~15,药室5~6;雌花有卵形淡红色胚珠。种子卵圆形,生于红色肉质的杯状或坛状的假种皮中,熟时紫褐色,有光泽,长约6毫米,上部有3~4钝纵脊,顶有小凸尖,种脐通常三角形或近方形,稀宽椭圆形;假种皮基部有数对鳞片。花期3~6月。果期9月。

生境分部散生于山地林中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等地。

化学成分叶含双萜类化合物:紫杉宁、紫杉宁A、紫杉宁H、杉宁L等,另含坡那甾酮A、蜕皮甾酮、金松双黄酮。嫩枝含紫杉碱。茎皮含具抗白血病和抗肿瘤作用的紫杉酚。心材含紫杉素。

药理作用①降血糖作用

紫杉碱对正常家兔皮下或静脉注射,作用不显着;但对高血糖者(肾上腺素性或食物性的)皮下或静脉注射1~5毫克/公斤,有降血糖作用。

②其他作用

0.1%浓度的紫杉碱能麻醉草履虫;对蛙、小鼠、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;对兔的最小致死量为4.5毫克/公斤。对离体兔肠,少量有兴奋作用,0.002%以上浓度则显抑制作用。对未孕小鼠、兔离体子宫为麻痹作用(0.01%),但对已孕子宫则呈兴奋作用。对离体蛙心及蟾蜍下肢或兔耳血管皆为抑制作用,并能降低兔血压;但也有报告能收缩血管者。较长期的给兔皮下注射(5~10毫克/公斤)对尿中总氮及硫酸根的排出无明显影响。紫杉碱对兔静脉注射能抑制心脏及呼吸,其致死量在2~3毫克/公斤。紫杉碱为混合碱,紫杉碱A(自欧紫杉中提出者)毒性不大,对大鼠静脉注射5毫克/公斤或给豚鼠静脉滴注62毫克/公斤/小时,均无明显作用。紫杉碱B对大鼠静脉注射之半致死量为4.5毫克/公斤;对猫静脉注射0.9毫克/公斤即引起血压骤降,0.53毫克/公斤即引起心电图改变,对心肌有直接伤害作用。紫杉碱对小鼠腹水癌细胞有轻度抑制其呼吸的作用(有效浓度为80微克/毫升)。

功能主治《本草推陈》:"利尿,通经。治肾脏病,糖尿病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叶:1~2钱;小枝(去皮):3~5钱。

复方①治糖尿病:紫杉叶二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,连续用(如有恶心呕吐副作用,则停药;无副作用,可逐渐加量至5钱为止)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

②治肾炎浮肿,小便不利:紫杉叶二钱,木通三钱,玉米须三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紫杉

药材名称紫杉

拼音Zǐ Shān

出处出自《东北药植志》。

1.《东北药植志》:紫杉,叶有毒,假种皮味微甜可食,但食多则中毒。

2.《本草推陈》:紫杉,用皮易引起呕吐,用木部及叶则不吐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的枝和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axus cuspidata Sieb. Et Zucc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常绿乔木,高达20m。胸围1m。树皮红褐色,有浅裂纹。小枝互生,枝平展或斜展,密生,小枝基部宿存芽鳞;一年生小枝绿色,秋后淡红褐色,二至三年生枝红褐色或黄褐色。冬芽淡黄褐色,芽鳞先端渐尖,背部有纵脊。叶螺旋状着生,排成不规则2列,V形斜展,长1-2.5(3.5)cm,宽2-3cm,直,稀微弯,先端通常凸尖,基部窄,有短柄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中脉隆起,下面有两条灰褐色气孔带,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二倍。雌雄异株,球花单生叶腋。种子卵圆形,紫红色,生于红色肉质的杯状或坛状的假种皮中,长约6mm,径5mm,上部具3-4钝脊,先端有小钝尖头,种脐三角形或近方形,稀宽椭圆形。花期5-6月,种子9-10月成熟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为耐荫树种,抗寒性强,散生于海拔500-1000m的山地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等地。

性状被皮红褐色,有浅裂;小枝密,互生,棕色或绿黄色,有稍突起的叶柄残基。枝的横切面灰白色至淡棕色,周围有较薄的栓皮,木质部细密,占绝大部分,年轮和放射线可见,髓部细小,棕色,常枯朽。叶易脱落,螺旋状着生,排成不规则2列,与小枝约成45度角斜展;叶片条形,长1.5-2.5cm,宽2.5-3mm,先端急尖,边缘反卷,基部狭窄,有短柄,上表面微皱缩,暗棕绿色或棕绿色,略有光泽,下表面棕色,中脉微隆起。气特异,味先微甜而后苦。

化学成分叶含紫杉素(taxinine)A、H、K、L,尖叶土杉甾醇(ponasterol)A,蜕皮甾酮(ecdysterone),金松双黄酮(sci-adopitysin)。

枝含紫杉碱(taxine),罗汉松甾酮(makisterone)A.茎皮含紫杉醇(taxol)。

心材含紫杉新素(taxusin),异紫杉树脂醇(isotaxiresinol)和异落叶松脂醇(isolariciresinol)。

种子含东北红豆杉素(taxacin),欧紫杉吉吩(taxagifine)即12β、16β-环氧-11β-羟基-12,12-二氧紫杉素(12β、16β-epoxy-11β-hydroxy-12,12-dihydrotaxinine)E,紫杉素,紫杉素B,紫杉碱Ⅱ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豆甾醇(stig-masterol).假种皮含紫杉素,10-二十九烷醇(10-nonacosanol),果糖(fructose),葡萄糖(glucose),山梨糖醇(sorbitol),蔗糖(sucrose),曲酸(kojic acid)等,曲酸可能是假种皮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。

此外,东北红豆杉还含紫杉甾酮(taxisterone)即22-去氧蜕皮甾酮(22-deoxyecdysterone)。

药理作用1.降血糖作用 紫杉碱对正常家兔皮下或静脉注射,作用不显着;但对高血糖者(肾上腺素性或食物性的)皮下或静脉注射 1-5mg/kg,有降血糖作用。

2.其他作用 0.1%浓度的紫杉碱能麻痹草履虫;对蛙、小鼠、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;对兔的最小致死量为4.5mg/kg。对离体兔肠,少量有兴奋作用,0.002%以上浓度则呈抑制作用。对未孕小鼠、兔离体子宫为麻痹作用(0.01%),但对已孕子宫则呈兴奋作用。对离体蛙心及蟾蜍下肢或兔耳血管皆为抑制作用,并能降低兔血压;但也有报告能收缩血管者。较长期的给兔皮下注射(5-10mg/kg)对尿中总氮及硫酸根的排出无明显影响。紫杉碱对兔静脉注射能抑制心脏及呼吸,其致死量在2-3mg/kg。

毒性紫杉碱为混合碱,紫杉碱A(自欧紫杉 Taxus baccata中提出者)毒性不大,对大鼠静脉注射5mg/kg或给豚鼠静脉滴注62mg/kg/小时,均无明显作用;紫杉碱B对大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4.5mg/kg;对猫静脉注射0.9mg/kg即引起血压骤降,0.53mgkg即引起心电图改变,对心肌有直接伤害作用。紫杉碱对小鼠腹水癌细胞有轻度抑制其呼吸的作用 (有效浓度为80μg/ml)。

性味淡;性平

归经肾经

功能主治利尿消肿。主肾炎浮肿;小便不利;糖尿病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叶,5-18g;小枝(去皮),9-15g。

复方①治糖尿病: 紫杉叶二钱。水煎;日服二次,连续用(如有恶心呕吐副作用,则停药;无副作用,可逐渐加量至五钱为止)。 (《吉林中草药》)②治肾炎浮肿,小便不利: 紫杉叶二钱,木通三钱,玉米须三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各家论述《本草推陈》:利尿,通经。 治肾脏病,糖尿病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寸金黄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寸金黄药材名称小寸金黄拼音Xiǎo Cùn Jīn Huánɡ别名小茄来源报春花科小寸金黄Lysimachia deltoidea Wight var. ch

  • 黄耆

    药材名称黄耆拼音Huánɡ Qí别名戴糁(《本经》),戴椹、独椹、蜀脂、百本(《别录》),王孙(《药性论》),百药绵(侯宁极《药谱》),绵黄耆(《本草图经》),黄芪(《纲目》),箭

  • 蔷薇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蔷薇露药材名称蔷薇露拼音Qiánɡ Wēi Lù别名阿刺吉(《群芳谱》),蔷薇花露(《新本草备要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。功能主治①

  • 向阳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向阳花药材名称向阳花拼音Xiànɡ Yánɡ Huā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辣子草的花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辣子草"条。性味性平,味

  • 青蒜

    药材名称青蒜拼音Qīnɡ Suàn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叶。性味性温,味辛。功能主治醒脾气,消谷食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红瑞木

    药材名称红瑞木拼音Hónɡ Ruì Mù别名椋子木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树皮、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ida alba Opiz[Cornus alba 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

  • 甜瓜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甜瓜叶药材名称甜瓜叶拼音Tián Guā Yè出处《嘉佑本草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叶片,夏、秋采取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甜瓜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食

  • 水毛花

    药材名称水毛花拼音Shuǐ M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水毛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oenoplectus mucronatus(L.)Palla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

  • 残槁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残槁蔃药材名称残槁蔃拼音Cán Gǎo Qiánɡ别名楠木根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大疳根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樟科植物潺槁树的根、根皮或树皮

  • 鹅蛋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鹅蛋壳药材名称鹅蛋壳拼音é Dàn Ké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卵壳。功能主治《急救方》:"治痈疽无头。新生鹅蛋壳,烧灰存性为末,醋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