累济散
即雷击散,见该条。
即雷击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二。指有头疽生于玉枕或风池穴处者。由热毒上壅所致,忌灸。余证治同有头疽,参见该条。
即回阳玉龙膏,见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即把舌下的唾液咽下。
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。隶属于太医署。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,共2人。参见药园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位于手背中央,与掌心劳宫穴相对处。主治落枕,五谷不消,腹痛泄泻,掌指麻痹,五指不能屈伸,小儿脐风,手背红肿发痛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证候名。多指肺脾气虚。可由肺虚及脾,或由脾虚及肺而致。证见久咳不已,短气乏力,痰多清稀,纳食减少,腹胀便溏,甚则足面浮肿,舌淡苔白,脉虚弱。治宜补脾益肺。
即舌肿。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产门不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