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中风类型之一。见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。又名中食。多由醉饱过度,或感风寒,或着气恼,以致食滞于中,胃气不行,升降不通所致。症见忽然昏倒,口不能言,肢不能举,胸膈满闷等。先用姜盐汤探吐,再服疏邪化滞、理
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角属木音,故上角指厥阴风木司天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。主气之第四气。为太阴湿土之气,主秋分前60日又87.5刻。亦即由大暑至秋分,包括立秋、处暑、白露三个节气。参见主气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铁树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指疔。详该条。
证候名。即脾虚寒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关上脉阴虚者,足太阴经也。病苦泄注,腹满气逆,霍乱,呕吐,黄瘅心烦,不得卧,肠鸣,名曰脾虚冷也。”参见脾虚寒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