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当归枳壳汤,见该条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”详膜原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乃目傍窍中流出薄稠水,如脓腥臭,拭之即有,久则目亦模糊也。”同漏睛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杜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指气血协调,运动通畅。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,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,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,故有“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”的说法。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,一旦失调,即可发病。《丹溪
病名。指疔疮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发指。即手中指头或不拘何指指头结毒、焮赤肿痛者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病名。清·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:“产后恶露不尽,血结刺痛,名曰血母块。”详儿枕痛条。
即阴囊。《寓意草》:“少腹有疝……,坠入睾囊甚易。”
见药要便蒙新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