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杨士瀛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藏青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南京中医学院编《中医学概论》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。又称脾气不足、脾胃虚弱。多因饥饱失常,忧思劳倦,脾胃受伤所致。可见脾失健运、中气不足、中气下陷、脾不统血等证。各详该条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脏六腑病诸候》:“脾气不足,则四肢不用,后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即继病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南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翼》卷五。即锡类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阳明火毒蕴积,痰毒上冲所致。症见两腮下红肿生核,初在一边,渐延及两腮,并肿溃透入口内者。治宜解毒泻火,消肿散结。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芷、桔梗、乳香、没药等。外吹冰片散。
见《王节斋公胎产》。即产后阴痛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刺禁论》。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。为足阳明胃经所过。其中央有乳头,属肝;乳头周围有乳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