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郁胁痛

肝郁胁痛

证名。指气机郁结所致的胁痛。多由情志失调,肝气郁结,气阻络痹所致。《金匮翼·胁痛统论》:“肝郁胁痛者,悲哀恼怒,郁伤肝气,两胁骨疼痛,筋脉拘急,腰脚重滞者是也。”甚则可见胁痛难忍,或胁腋牵痛,烦躁易怒等。肝郁日久并能化火。治宜解郁理气为主,兼以清泄郁火,如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。参见肝气胁痛肝火胁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阳草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曲蟮拱头

    出《外科备要》中卷。即蝼蛄疖。因其未破者如曲蟮拱头,故名。详蝼蛄疖条。

  • 五发

    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,简称五发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病所发:阴病发于骨,阳病发于血,阴病发于肉,阳病发于冬,阴病发于夏。”

  • 杏仁桑皮汤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四。即杏仁煎第一方,见杏仁煎条。

  • 证治针经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郭诚勋辑于1823年。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、妇科病证证治,每篇赋文均附以简注,各篇篇末附列治疗方剂。为医学入门书。

  • 王世钟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小溪。四川岳池人。幼多羸疾,弃儒习医。医术日精。撰有《家藏蒙筌》18卷(1836),汇集脉学、诸科病证及本草药性等以普及医学知识。另有《医学入门》8卷(1857)。子迪哲、孙光海

  • 石门坎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子豹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,详见子阳条。

  • 肉瘕

    病名。指因食肉无度而成的瘕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人有病常思肉,得肉食讫,又思之,名曰肉瘕。”本病与肉癥类似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内伤三消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七情、房室、饮食内伤引起的消渴病。有精虚、积热之分。详见精虚三消、积热三消、消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