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胃关煎

胃关煎

药方名称胃关煎

处方熟地10~15克或30克山药(炒)6克 白扁豆(炒)6克 炙甘草3~6克 焦干姜3~9 克吴茱萸(制)1.5~2.1克白术(炒)3~9克

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,泄泻,甚则久泻腹痛不止,冷痢。

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,煎取280毫升,空腹时温服。

泻甚者,加肉豆蔻(面炒用)3~6克;气虚势甚者,加人参随宜用;阳虚下脱不固者,加制附子3~9克;腹痛甚者,加木香2~3克,或加厚朴2.4克;滞痛不通者,加当归6~9克;滑脱不禁者,加乌梅2个,或北五味子20粒;若肝邪侮脾者,加肉桂3~6克。

摘录景岳全书》卷五十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苏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香苏散药方名称香苏散处方香附子(炒香.去毛)、紫苏叶,各四两。甘草(炙)一两,陈皮二两(不去白)。炮制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治四时瘟疫、伤寒。用法用量每服三钱,水一盏,

  • 二陈羌芩汤

    药方名称二陈羌芩汤处方二陈汤加羌活、黄芩。功能主治内有痰饮热结,外冒风热,以致项背强直,不能回顾,右脉数大者。摘录《伤寒大白》卷一

  • 漏芦膏

    方出《外台》卷二十三引《范汪方》,名见《圣惠》卷六十:漏芦膏药方名称漏芦膏处方白马矢屑1斤,白牛矢屑1斤,白羊矢屑1斤,白猪矢屑1斤,白鸡矢屑1斤,漏芦1斤,藁本1斤。制法并于石上烧作灰,研,绢筛之,

  • 海马拔毒散

    药方名称海马拔毒散处方海马1双(炙),穿山甲(黄土炒)2钱,水银2钱,朱砂2钱,雄黄3钱,轻粉1钱,脑子少许,麝香少许。制法上除水银外,各研为末,和合水银,再研至无星。功能主治发背,诸恶疮,兼治疔疮。

  • 灵液丹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灵液丹药方名称灵液丹处方乌梅(去核.炒)、寒水石(火煅.研飞)、瓜蒌根、石膏(研)、葛根、赤茯苓,各一两;麦门冬(去心.焙)一两半,龙脑(别研)一钱。炮制上捣,罗为

  • 骨科外洗一方

    药方名称骨科外洗一方处方宽筋藤30g,钩藤30g,金银花藤30g,王不留行30g,刘寄奴15g,防风15g,大黄15g,荆芥10g。功能主治活血通络,舒筋止痛。主损伤后关节强直拘挛,酸痛麻木,或外伤风

  • 清膈丸

    药方名称清膈丸别名清膈苍沙丸(《医学入门》卷七)。处方黄芩黄连(炒)各15克香附45克苍术60克制法上为细末。取新红熟瓜蒌,去皮捣烂,和丸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治湿热痰火,气滞所致的胸膈痞闷疼痛。用法用量

  • 神圣膏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三:神圣膏药方名称神圣膏处方木香30克雄黄30克(细研)桂心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30克人参30克(去芦头)附子30克(生,去皮、脐)丁香30克白芷30克黄耆30克没药30克 芎藭

  • 二圣解毒丸

    药方名称二圣解毒丸处方川贝母、金银花。制法上为极细末,炼蜜为丸,重1钱。功能主治小儿奶癣疮症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白滚水化下。注意乳母戒葱、蒜、椒、姜、烧酒、牛、羊、鲤鱼、动火等物。摘录《幼科直言》卷五

  • 葱归溻肿汤

    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二:葱归溻肿汤药方名称葱归溻肿汤别名葱归汤(《仙拈集》卷四)。处方当归9克甘草9克独活9克白芷9克 葱头7个功能主治主痈疽疮疡,初肿将溃者。用法用量上药五味,以水600毫升,煎至汤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