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脚根喉痛

脚根喉痛

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从脚跟发起,直至喉间。或一年一发,或半年一发,其病一日行一穴。切忌热物怒气。”详脚跟喉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水脏

    即温肾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十四经穴

    穴位分类名。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,简称经穴。穴位分经,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分散记述,及至《针灸甲乙经》已较系统,载有双穴300,单穴49,合计349穴。到清代《针灸逢源》,经穴的数字已达361穴。现仍以此

  • 眼痒极难忍外障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多由风邪冲于肝胆所致。本症睑边眦内,甚则连及睛珠,痒极难忍。为目痒之重症,详该条。

  • 坏伤寒

    即伤寒坏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伤寒诸候》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坏伤寒》:“坏伤寒者,以医者不辨阴阳,错谬下汗,置病不解,坏证乱经。又伤寒过经,热留脏腑,病候数变,久而不差,阴阳无复纪律,皆名坏病。”参见

  • 开璇玑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出清·杨光斗《幼科集要》。用两手大指蘸姜葱热汁,在病儿胸前左右横推至两乳上,共三百六十一次。再从心坎处分推至胁肋六十四次,从心坎推下脐腹六十四次,用右手掌心合儿脐上,左右推挪各六十四次,

  • 赤疹

    病证名。出《临证指南》卷六。麻疹皮疹色红焮艳者,为赤疹。参见白疹、麻疹紫黑条。

  • 肝中风

    病名。又名肝脏中风。指风邪入中于肝经而致的症候。主症为头目瞤动,胁痛,常伛偻而行,或踞坐不得低头等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肝中风者,头目瞤,两胁痛,行常伛,令人嗜甘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

  • 桑螵蛸酒调散

    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当归、甘草、大黄、赤芍药、菊花、苍术、桑螵蛸、羌活、麻黄、茺蔚子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三钱,水煎,食后服,或温酒调下。治眼红痛,有血翳壅肿。如热甚,加大黄、朴硝。

  • 泄阳

    病名。宋·薛轩《坤元是保》:“孕后阴户出水不止者,是名泄阳。”用单方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陈皮等量煎汤,再与鲤鱼二斤煮汤,各半碗合服。

  • 正风

    指自然界的正常气候。亦称正气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正气者,正风也,从一方来,非实风,又非虚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