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艾纳香

艾纳香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艾纳香

药材名称艾纳香

拼音ài Nà Xiānɡ

别名大风艾、牛耳艾、大风叶、紫再枫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再风艾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艾、大枫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大骨风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大黄草(《中药志》),大毛药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冰片艾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开宝本草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嫩枝。全年可采,但以秋季采的质量较好。采后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木质草本,高1~3米,全体密被黄色绒毛或绢毛,揉碎时有冰片香气。叶互生;叶片椭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长10~17厘米,宽1.2~2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狭窄,下延呈叶柄状,或近深裂,边缘具不规则锯齿,两面密被茸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伞房状;总苞片数轮,外轮较内轮短;管状花黄色,异形,缘花雌性,盘花两性,先端5裂;聚药雄蕊5;雌蕊1,子房下位,柱头2裂,线状。瘦果具10棱,冠毛淡白色。花期3~5月。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广西及贵州有栽培。

性状干燥的叶略皱缩或破碎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灰绿色,略粗糙,被短毛,下面密被白色长绢毛,嫩叶两面均密被银色长绢毛,叶脉带黄色,下面突出较显;叶柄半圆形,密被短毛。叶质脆,易碎。

药理作用其提取物注射于动物可引起血压下降,血管扩张,抑制交感神经系统,可用于兴奋、失眠或高血压患者。也有报告其浸剂能利尿,但较茶叶浸剂为弱。其挥发油可制龙脑,参见"龙脑"条。

性味辛、苦,温。

①《海药本草》:"温平。"

②《开宝本草》:"味甘,温,无毒。"

③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苦,性温。"

④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,温。"

功能主治温中活血,祛风除湿,杀虫。治寒湿泻痢,腹痛肠鸣,肿胀,筋骨疼痛,跌打损伤,癣疮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癣。"

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伤寒五泄,心腹注气,下寸白,止肠鸣;烧之辟温疫。"

③《开宝本草》:"去恶气,杀虫。主腹冷泄痢。"

④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祛风消肿,活血除湿。治跌打,敷酒风脚。"

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疗四肢骨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。煎汤,3~6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
复方①治肿胀,风湿关节炎:大风艾蓖麻叶、石菖蒲。煮水洗。(《广东中药》)

②治蛇伤口不合:大风艾鹿耳翎敷。(《本草求原》)

③治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,皮肤瘙痒:大风艾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备注本植物的根(艾纳香根)、叶片的加工品(艾片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艾纳香

药材名称艾纳香

拼音ài Nà Xiānɡ

英文名Balsamiferou Blumea Herb, Herb of Balsamiferou Blumea

别名大风艾、牛耳艾、再风艾、大骨风、大黄草、冰片艾、冰片叶、真金草、土冰片、艾粉、叶下香、山大艾

出处出自1.《开宝本草》。

2.《广志》:艾纳香,出西国,似细艾。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纳香,可以和合诸香烧之,能聚其烟,青白不散,而与此不同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umea balsamifera (L.) DC. [Conyza balsamifera L.; Pluchea balsamifera (L.) Less.]

采收和储藏:于12月采收,先把落叶集中,再把带叶的地上茎割上,鲜用或晒干;或运到加工厂用蒸馏法蒸得艾粉。

原形态艾纳香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,高1-3m。茎粗壮,茎皮灰褐色,有纵条棱,木质部松软,白色,有髓部,节间长2-6cm,被黄褐色密柔毛。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2-25cm,宽8-10cm,先端短尖或锐,基部渐狭,具柄,柄两侧有3-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被柔毛,下面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绵毛;中脉在下面凸起,侧脉10-15对;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1.5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略尖,无柄或有短柄,柄的两侧常有1-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,全缘或具细锯及羽状齿裂。头状花序多数,排成开展具叶的大圆锥药序;花序梗被黄色密柔毛;总苞钟形;总苞片约6层,外层长圆形,背面被密柔毛,中层线形,内层长于外层4倍;花托蜂窝状。花黄色;雌花多数,花冠檐部2-4齿裂;两性花花冠檐部5齿裂,被短柔毛。瘦果圆柱形,具棱5条,被密柔毛;冠毛红褐色,糙毛状。花期几乎全年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000m的林下、林缘、河谷地或草地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福建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行性 喜温暖气候,耐干旱,适宜于酸性土壤生长,耐瘠薄,帮一般比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地都能种植。

栽培技术 种子及分株繁殖。育苗于4月采种后,以1:50-100的比例与焦泥灰拌匀,撒播于高畦,每1hm2用种10.5-15kg,播后枯木逢春稻草。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出苗后除去覆草,并搭可透30%-40%光的荫棚遮阴,9月下旬可去棚,第2-年春雨季按30cm×30cm的行株距定植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茎呈圆柱形,大小一等。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,有纵条棱,节是明显,分枝,密生黄褐色柔毛。木质部松软,黄白色,中央有白色的髓,干燥的叶略皱缩或破碎,边缘具细锯齿,上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,略粗糙,被短毛,下表面密被白色长绒毛,嫩叶两面均密被银白色绒毛,叶脉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长绒毛,嫩叶两面均必被银白色绒毛,叶脉带黄色,下表面突出较明显。叶柄短,叶半圆形,两侧有2-4对狭线形的小裂片,密被短毛。叶质脆,易碎。气清凉,香,味辛。

化学成分叶含(2R,3R)-二氢槲皮素4′-甲基醚[(2R,3R)-dihydroquercetin 4′-methyl ether],(2R,3R)-二氢槲皮素4′,7-二甲基醚[(2R,3R)-dihydroquercetin 4′,7-dimethylether][1],艾纳香内酯(blumealactone) A、B、C[2],艾纳香素(blumeatin)即5,3′,5′-二羟基-7-甲氢基二氢黄酮(5,3′,5′-trihdroxy-7-methoxy dihydroflavone)[3],(2R,3R)-7,5′-二甲氧基-3,5,2′-三羟基黄烷酮[(2R,3R)-7,5′-dimethoxy-3,5,2′-trihydroxyflavanone],(2R,3R)-5′-甲基-3,5,7,2′-四羟基黄烷酮[(2R,3R)-5′-methoxy-3,5,7,2′-tetrahydrox-yflavanone],(2S)-5,7,2′,5′-tetrahydroxyflavanone][4],柳杉二醇(cryptomeridiol)[5]。还含龙脑(borneol)[6]。

药理作用其提取物注射于动物可引起血压下降,血管扩张,抑制交感神经系统,可用于兴奋、失眠或高血压患者。也有报告其浸剂能利尿,但较茶叶浸剂为弱。其挥发油可制龙脑,参见龙脑条。

炮制净制:采收后,洗净,鲜用或阴干。

性味味辛;微苦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温中止泻;活血解毒。主风寒感冒;头风头痛;风湿痹痛;寒湿泻痢;寸白虫病;毒蛇咬伤;跌打伤痛;癣疮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,鲜品加倍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

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。

复方治蛇伤方《本草求原》:解毒敛疮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拾遗》:主癣。

2.《海药本草》:主伤寒五泄,心腹注气,下寸白,止肠鸣;烧之辟温疫。

3.《开宝本草》:去恶气,杀虫。主腹冷泄痢。

4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祛风消肿,活血除湿。治跌打,敷酒风脚。

5.《岭南采药录》:疗四肢骨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郎伞木

    药材名称郎伞木拼音Lánɡ Sǎn Mù别名珍珠盖罗伞、大罗伞、硬骨伞、高脚鸡腿、小罗伞、胭脂木、雀儿肾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郎伞木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disiael egans

  • 独叶一枝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独叶一枝花药材名称独叶一枝花拼音Dú Yè Yì Zhī Huā别名雨流星草、肾子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株。原形

  • 珠兰根

    药材名称珠兰根拼音Zhū Lán Gēn出处《药性考》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珠兰"条。化学成分根、花含挥发油。性味《药性考》:"味辛,

  • 扁竹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扁竹根药材名称扁竹根拼音Biǎn Zhú Gēn别名蝴蝶花、铁扁担、豆豉叶根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.,以全草和根状茎入药。四季均

  • 高山栲

    药材名称高山栲别名白猪栗、丝栗、椎栗来源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.,以根、茎皮、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辛、涩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收敛,

  • 接筋草

    药材名称接筋草拼音Jiē Jīn Cǎo别名被单草、大鹅肠草、白老鸦肠、抽筋草、白筋骨草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.-Ham.[S. vestita

  • 金边龙舌兰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边龙舌兰药材名称金边龙舌兰拼音Jīn Biān Lónɡ Shé Lán别名金边兰、割舌兰、金边假菠萝、金边菠萝麻、金边百年兰来源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植

  • 薜荔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薜荔药材名称薜荔拼音Bì Lì别名木莲藤(《日华子本草》),辟萼(《质问本草》),石壁莲(《植物名汇》),木瓜藤、膨泡树、饼泡树、壁石虎、木壁莲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

  • 山玉桂

    药材名称山玉桂拼音Shān Yù Guì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野黄桂的树皮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.Mazz.[C.pauciflorum H

  • 苏木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苏木药材名称苏木拼音Sū Mù英文名LIGNUM SAPPAN别名苏方木来源本品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. 的干燥心材。多于秋季采伐,除去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