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苦参汤

苦参汤

《肘后方》卷二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9克黄芩6克 生地黄24克

制法上三味,哎咀。

功能主治治热病,五六日以上热不除者。

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,煎取300毫升,适寒温服100毫升,日再服。

注意芜荑

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,现据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补。

摘录《肘后方》卷二

外科正宗》卷四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120克 大菖蒲60克

功能主治治痤痱疮,痒疼难睡。

用法用量水煎数滚,临洗和入4~5枚公猪之胆汁,淋洗患处。

注意愈后避风,忌食发物。

摘录外科正宗》卷四

疡科心得集》引《大全》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蛇床子白芷金银花菊花黄柏地肤子大菖蒲

功能主治治一切疥癞疯癣。

用法用量用河水煎汤,临洗入4~5枚猪胆汁,洗二至三次可愈。

注意忌食发物,及吹风。

摘录疡科心得集》引《大全》

《治疹全书》卷下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荆芥黄柏赤芍、归尾、银花、石菖蒲何首乌各等分。

功能主治疹出不能敛,血死肌表,色变青黑,久则身热发肿,其青黑之色,从外溃烂,脓水淋漓,痛痒不常者。

用法用量煎汤洗之。

摘录《治疹全书》卷下

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三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1两,槐白皮(锉)2两,熊胆半两(研)。

制法上除熊胆外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伤寒后(匿虫)疮。

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,水1盏半,煎至8分,去滓,入熊胆末半钱匕,搅匀,空心温服。下部有疮者更灌下部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三

《圣惠》卷六十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1两,桃白皮3分,槐白皮3分。

制法上锉细。

功能主治疳(匿虫),上唇内生疮如粟,口中懊涩,面色枯白,好睡体重,虫蚀五脏。

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,煎至2盏,去滓,食前分3次温服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六十

《千金》卷五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8两,地榆3两,黄连3两,王不留行3两,独活3两,艾叶3两,竹叶2升。

功能主治小儿周身上下百疮不愈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以水3斗,煮取1斗。以浴儿疮上,浴讫敷黄连散。

摘录《千金》卷五

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见《千金》卷十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2两,黄芩2两,生地黄半斤。

功能主治伤寒时气温病5-6日以上者。

用法用量水8升,煮取1升,分再服,或吐下毒则愈。

注意芜荑

各家论述《千金方衍义》:伤寒、温病截然两途,凡医但见壮热、头疼,概行发散,信手杀人,曷知温病是久伏少阴之邪,得春时温暖之气蕴化,湿从内发外,故用苦参搜逐肾家久伏之邪,取其苦燥湿寒除热,若五六日后,热交营分,彻外壮热,即加生地以清血脉之邪,黄芩以泄肌肤之热,较之初发,浅深不同,又非一味苦参可治也。

摘录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见《千金》卷十

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一,名见《外台》卷七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2两,龙胆2两,升麻3两,栀子3两。

功能主治暴得心腹痛如刺。

用法用量苦酒5升,煮取2升,分2服。当大吐乃愈。

摘录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一,名见《外台》卷七

《金匮》卷上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

功能主治狐惑病,蚀于下部,咽干。阴肿、阴痒、疥癞。

用法用量《兰台规范》本方用苦参一升,水一斗,煎取七升,去滓,熏洗,一日三次。

各家论述①《金匮要略论注》:下部毒盛,所伤在血而咽干,喉属阳,咽属阴也,药用苦参熏洗,以去风热而杀虫也。②《金匮要略释义》:用苦参汤熏洗前阴病处,除湿热以治其本,则咽干自愈。

摘录《金匮》卷上

《家庭治病新书》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5钱,蜀椒1钱5分,川柏1钱5分,地肤子3钱。

功能主治风湿浸淫血脉,致生疮疥,瘙痒不绝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《家庭治病新书》

《疡科心得集·补遗》引《大全》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2两,蛇床子白芷金银花、野菊花黄柏地肤子、大菖蒲。

功能主治一切疥癞风癣。

用法用量方中除苦参外,余药用量原缺。

注意宜避风,忌发物。

摘录《疡科心得集·补遗》引《大全》

《麻科活人》卷四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大风子(去壳)、荆芥防风白芷独活何首乌(乌豆水煮干)、白附子(乌豆水煮干)、威灵仙胡麻仁、北全蝎糯米炒)、僵蚕(姜汁蒸)、白蒺藜(炒,去刺)、牛蒡子(炒)、生姜(一方无独活,又一方有甘草)。

功能主治麻后疮。

摘录《麻科活人》卷四

圣济总录》卷七十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(锉)1两,黄连(去须)1两,大黄(炒)1两,栀子(去皮)7枚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大衄,口耳皆血出不止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,水1盏,入生地黄汁1合,煎至7分,去滓温服。

注意芜荑猪肉、冷水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七十

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八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1两,青葙子1两,甘草(炙,锉)半两,熊胆(研)半两。

制法上除熊胆外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疳(匿虫)蚀下部。

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,水1盏半,煎至8分,去滓,入胆半分,搅和,空心顿服,日午再煎服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八

医学心悟》卷三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1钱5分,生地2钱,黄柏5分,当归1钱,秦艽1钱,蒡子1钱,赤芍1钱,白蒺藜1钱,丹参1钱,丹皮1钱,银花1钱,贝母1钱,甘菊3钱。

功能主治清湿热,祛风邪。主疠风,肌肉生虫,白屑重迭,瘙痒顽麻,甚则眉毛脱落,鼻柱崩坏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医学心悟》卷三

《济生》卷八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蛇床子白矾荆芥穗各等分

功能主治疥疮。

用法用量上煎汤。放温洗。

摘录《济生》卷八

《准绳·疡医》卷五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地榆5两,桃皮5两,苦参5两。

制法上锉细。

功能主治瘑疮。

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,滤去滓,稍温,每日1度洗之。

摘录《准绳·疡医》卷五

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九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大黄1两,苦参1两,赤芍药1两,黄柏2两,蛇床子2两,菝葜4两。

功能主治小儿遍体生疮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用1两,水3升,煎10余沸,去滓,通手洗之。

摘录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九

普济方》卷三○一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槐皮、苦参黄柏香薷

功能主治阴囊下湿痒疮。

用法用量煮汁洗之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○一

婴童百问》卷八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别名苦参

处方枳壳黄连大黄甘草荆芥苦参赤芍药、黄芩各等分。

制法上锉散。

功能主治小儿脱肛并痔。

用法用量苦参散(《保婴撮要》卷十四)。

摘录婴童百问》卷八

《眼科龙木集》卷七:苦参汤

药方名称苦参汤

处方苦参半两,地骨皮半两,丹参3钱,乳香3钱(另研)。

功能主治眼常见黑花如绳牵者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5钱,水1钟半,煎至1钟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眼科龙木集》卷七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疮一扫光

    药方名称诸疮一扫光处方苦参黄柏各500克烟胶500克 木鳖肉蛇床木 点红椒 明矾 枯矾硫黄枫子肉 樟冰水银轻粉各90克。***15克制法共为细末,熟猪油1.12千克,化开,入药搅匀,丸作龙眼大,瓷瓶收贮

  • 白胶香膏

    药方名称白胶香膏处方乳香、白胶香、沥青各等分(研)。制法上以脂麻油和如面剂,重汤煮成膏,不犯铜、铁、以杖子剔起如丝即成。功能主治折伤。摘录《鸡峰》卷二十二

  • 参漆丸

    药方名称参漆丸别名参山漆丸处方生大黄4两(一半藕汁浸,一半韭汁浸,先蒸后浸,晒干,如法9次),真野参山漆1两(生,研),川郁金1两(生,研),真西血琥珀1两(同灯草研),怀牛膝2两(酒炒),当归头2两

  • 柴梗半夏汤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三:柴梗半夏汤药方名称柴梗半夏汤处方柴胡6克黄芩半夏枳壳桔梗瓜蒌仁各3克青皮杏仁各2.4克甘草1.2克功能主治主邪热挟痰攻注,发热咳嗽,胸满两胁锉痛者。用法用量水煎,温服。口燥渴,去半夏

  • 月华丸

    药方名称月华丸处方天冬(去心,蒸)生地(酒洗)麦冬(去心,蒸)熟地(九蒸,晒)山药(乳蒸)百部(蒸)沙参(蒸)川贝母(去心,蒸)真阿胶各30克茯苓(乳蒸)獭肝广三七各15克制法用白菊花60克(去蒂),

  • 夺命方丹

    药方名称夺命方丹处方麝香1钱半,大黄(生用)5钱,黑牵牛半两,甘遂2钱,泽泻半两,香附子2钱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气蛊、劳蛊、血蛊、筋蛊、水蛊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,用白樟柳根汁半盏,无灰酒半盏,调药末

  • 祛瘀四物汤

    药方名称祛瘀四物汤处方酒生地 归尾赤芍各9克川芎3克 益母草6克刘寄奴9克红花1.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。治上胞下垂,由外伤引起者。备注方中用四物汤意在补血调血,而用归尾,赤芍,不用白芍、归身是为增强其

  • 接骨仙丹

    药方名称接骨仙丹处方五铢钱5个(火煅、醋淬49次,重1钱),甜瓜子5钱,珍珠2钱(腐煮,布包捶碎),狗胎骨(煅)1钱。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。功能主治跌打损伤,筋断骨碎。用法用量每服2分5厘,随患上下,饥

  • 茯神饮

    药方名称茯神饮处方茯神4两,人参3两,橘皮2两,甘草1两半(炙),生姜2两,酸枣仁1升。制法上切。功能主治心虚不得睡,多不食。用法用量以水1斗,煮取2升,去滓,分3服。注意忌海藻,菘菜,酢物。摘录《外

  • 加味大造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大造汤处方人参1两,当归1两,麦冬8分,石斛8分(酒蒸),柴胡6钱,生地2两,胡连5钱,山药1两,枸杞1两,黄柏7分(炒)。制法先将麦冬、地黄捣烂,后入诸药同捣为丸,加蒸紫河车另捣,焙干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