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著作。3卷。清·汪昂撰。刊于1682年。本书选录古今医籍中常用方剂约六、七百首(分正方及附方)。按不同作用的方药性质分为补养、发表、涌吐、攻里、表里、和解、理气、理血、祛风、祛寒、清暑、利湿,润燥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。主治卒病恶风,失欠,肉痹等。艾炷灸3~5壮。
经穴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。即筋缩。见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方。金银花、天花粉各一钱二分,甘草、防风、黄芩、白芍药、赤茯苓、贝母、连翘、白芷各一钱,半夏七分,乳香、没药各五分。酒、水煎服。治痈疽,发背,乳痈,无名肿毒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孔济。长乐(今福建长乐)人,生平不详。
指真中风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中风之症,……有外感,有内伤。外感者,真中风也,内伤者,类中风也。”参见真中风条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排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背的侧部,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。
医论著作。17卷。清·王燕昌撰于1874年。本书杂论病机、医理、临床经验及效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