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野麦子

野麦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麦子

药材名称野麦子

拼音Yě Mài Zi

出处《重庆草药》

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种子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燕麦草"条。

性味甘,温,无毒。

功能主治温补,治虚汗不止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野麦子

药材名称野麦子

拼音Yě Mài Zi

英文名seed of Wild oat

出处出自《重庆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vena fatua L. 2.Avena fatua L.var.glabrata Peterm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脱壳取出种子,晒干。

原形态1.野燕麦 一年生草本。秆直立,光滑,高60-120cm,有2-4节。叶鞘光滑或基部有毛;叶舌透明膜质,长1-5mm;叶片扁平,长10-30cm,宽4-12cm,微粗糙,或表面及边缘疏被柔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10-25cm,分枝有棱角;小穗长18-25mm,有2-3朵小花,其柄弯曲下垂,先端膨胀;小穗轴密被淡棕色或白色硬毛,其节脆硬,多断落;颖草质,几相等,通常有9脉;外稃质地坚硬,第1外稃长15-20mm,背面中部以下常有较硬的毛,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,长2-4cm,膝曲,芒柱棕色,扭转;雄蕊3,子房无毛。颖果被淡棕色柔毛,腹面具纵沟,长6-8mm。花、果期4-9月。 2.光稃野燕麦 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,主要区别在于:外稃光滑无毛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。 2.光稃野燕麦生于山坡草地、路旁及农田中。

资源分布:1.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 2.光稃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

性味甘;温

功能主治补心止汗。主虚汗不止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鳗头

   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aenesox cinereus(Forskal)采收和储藏:捕后,剁下头,洗净,鲜用。原形态海鳗

  • 马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(《别录》),马牦(《千金方》)。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。毒性《纲目》:"有毒。"功能主治治女子

  • 浙江铃子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浙江铃子香药材名称浙江铃子香来源唇形科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. Y. Wu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安徽。性味辛、温。功能主治散风寒

  • 山药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。秋季连根拔起,晒干。性味甘,平。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、丹毒。用法用量外用:煎

  • 瓜蒌子

    药材名称瓜蒌子拼音Guā Lóu Zǐ英文名SEMEN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. 或双边栝楼Tricho

  • 药材名称柿拼音Shì别名柿子、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. f.,以果、根、叶入药,柿饼也供药用。根随时可采;秋冬采果。性味果:甘,寒。根:苦、涩,凉。叶:苦

  • 倒心叶桃叶珊瑚

    药材名称倒心叶桃叶珊瑚拼音Dǎo Xīn Yè Táo Yè Shān Hú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倒心叶珊瑚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ucuba obcordata(Rehd.)Fu采收和储藏

  • 绒毛粉背蕨

    药材名称绒毛粉背蕨拼音Rónɡ Máo Fěn Bèi Jué别名小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中国蕨科植物绒毛薄鳞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tolepidium subvillosum(Hook

  • 鲤鱼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鲤鱼皮药材名称鲤鱼皮拼音Lǐ Yú Pí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皮。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、脂肪等。此外,尚含叶黄素及一种类似于蝲蛄素的红色色素;从绯鲤(红

  • 牛心果

    药材名称牛心果拼音Niú Xīn Guǒ英文名root of Bullocksheart custardapple别名牛心梨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牛心番荔枝的果实。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