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锁喉风

锁喉风

病名。①指急喉风兼有牙关不开,口噤如锁者,故名锁喉。多由风热之邪外侵,引动肺胃积热上升,风火相搏,热毒郁结不散而成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咽喉肿痛,饮食难入,或痰气壅塞不通者,皆称为锁喉风。”或见胸闷气紧,风痰上涌,牙关拘紧,语言难出,口臭便秘寒热大作等症。治宜疏风清热,解毒消肿。用清咽利膈汤普济消毒饮等加减,或含化六神丸。或待脓熟时以刀针刺破排脓,外吹冰硼散。并保持口腔清洁。以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煎汤漱口。类扁桃体周围脓肿、咽后壁脓肿等。②《咽喉经验秘传》指咬牙风为锁喉风。二者虽名称相同,但症状迥异。详咬牙风条。③指典型锁喉风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中真正锁喉风谓:“有真正锁喉风者,甚奇甚急,而实人所未知也……。诊其脉无火也。问其喉则无肿无痛也。观其貌则面青瞠目,不能语也。听其声则喉窍之细如针,抽息之窘如线,伸颈挣命求救,不堪之状甚可怜也。”类喉性呼吸困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唇睑相邀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睛珠自然欹侧,而顋唇亦歪在一边……亦曰唇睑相邀。”详风牵斜条。

  • 九转金丹

    即九转之丹,详该条。

  • 掐揉五指节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掐揉五指节法,此法治风痰咳嗽,口眼歪斜,……用右大指甲掐之,复以右大指面揉之,男左女右。”

  • 阴虚

    阴分不足、津血亏损的证候。阴虚则生内热,每见低热、手足心热、午后潮热、消瘦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尿短赤,舌质红、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无力等症。治以滋阴为主。若阴虚火旺者,须养阴清热。

  • 毛芋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即芋头,详该条。

  • 调和肝胃

    和法之一。治疗肝气犯胃、肝胃不和的方法。症见胁肋胀痛、胃脘胀闷疼痛、饮食减少、嗳气吞酸、呕吐或吐出酸苦水。常用柴胡、白芍、枳壳、甘草、吴茱萸、黄连、半夏、香附、煅瓦楞子等药。因肝邪犯胃者,重点在于泄肝

  • 后肋

    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。

  • 内伤腰痛

    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腰痛总论》:“内伤腰痛之症,日轻夜重,痛定一处,不能转侧,此沥血停蓄之症;胁肋气胀,遇怒愈甚,此怒气郁结之症;腰间重滞一片如冰,得热则减,得寒愈甚,此痰注作痛之症;时常怕冷,手足不

  • 黄帝脉诀

    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1卷,已佚。

  • 锁项疬

    病名。即瘰疬之夹项而生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如黄豆结篓者名锁项疬。”参见瘰疬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