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锯锯藤

锯锯藤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锯锯藤

药材名称锯锯藤

拼音Jù Jù Ténɡ

别名猪殃殃,桑恣噶尔布(藏名)。

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茜草科植物锯锯藤全草。6~8月采收。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20~80厘米。偃卧或稍斜举。根为多数须根。茎4棱,具分枝,棱上有倒刺。叶4~8片轮生,膜质,无柄,长圆形,先端钝圆,具针状尖头,基部楔形,全缘。聚伞花序腋生,花小,花瓣4,淡绿色。

生境分部生于田野、林旁、路边。分布西藏。

性味性平,味甘辛微苦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活血通络,利尿止血。

复方①治跌打损伤,筋骨疼痛,阑尾炎,尿血:锯锯藤三至五钱。煎汤服。

②治扭伤肿痛及脓性甲沟炎:鲜锯锯藤捣烂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锯锯藤

药材名称锯锯藤

拼音Jù Jù Ténɡ

别名猪殃殃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ium spurium L.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锯锯藤 一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须很多数。茎恒伏或稍斜举,具4棱,有分伎,棱上有倒刺。叶4-8片轮生;无柄;叶片长圆形,先端钝圆,具针状尖头,基部楔形,全缘,膜质。聚伞花序腋生;花小;花瓣4,淡绿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田野、林旁、路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等地。

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环烯醚萜类成分:车叶草甙(as-peru1oside),水晶兰甙(monotropein),桃叶珊瑚甙(aucubin)。

性味甘;辛;微苦;平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活血通络;止血通淋。主淋证;尿血;阑尾炎;甲沟炎;跌打损伤;筋骨疼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 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丈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万丈深药材名称万丈深拼音Wàn Zhànɡ Shēn别名瘦地草、马尾参来源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万丈深Crepis lignea (Vant.)Babc.和竹叶万丈

  • 蜘蛛抱蛋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蜘蛛抱蛋药材名称蜘蛛抱蛋拼音Zhī Zhū Bào Dàn别名大叶万年青、竹叶盘、九龙盘、竹节伸筋、赶山鞭、斩龙剑来源百合科蜘蛛抱蛋属植物蜘蛛抱蛋Aspidis

  • 白毛蛇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毛蛇药材名称白毛蛇拼音Bái Máo Shé别名石祈蛇、上树蛇、白毛伸筋、石蚕、毛石蚕、岩蚕、白毛岩蚕、老鼠尾来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H

  • 南蛇竻苗

   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气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,夏、秋季采。性味《陆川本草》:"苦,寒。"

  • 石蜈蚣

    药材名称石蜈蚣拼音Shí Wú Gōnɡ别名红蚂蝗七、石螃蟹、石棉、岩白菜、岩蚂蝗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蚂蝗七的根茎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

  • 白杨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杨树皮药材名称白杨树皮拼音Bái Yánɡ Shù Pí别名白杨皮(《梅师集验方》)。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。原形态山杨,又

  • 牌楼七

    药材名称牌楼七别名牌骨七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 Wils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挖,洗净晒干。性味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理气,止咳,止痛。用于气滞咳嗽,胸胁疼痛。

  • 破头风

   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drosace henryi Oliv.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全草,洗净,鲜用或晒

  • 串珠耳叶苔

    药材名称串珠耳叶苔拼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、地蓬草、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: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ullania tamarisci(L

  • 蒙自赤杨

    药材名称蒙自赤杨拼音Ménɡ Zì Chì Yánɡ别名桤木、旱冬瓜树、水冬瓜树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蒙自桤木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