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为阳,故名。①指心火。详该条。②指阳热亢盛,通常多见于温病。详气分病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黄带。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川黄连、甘草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治肺热腹胀,心火刑金者。
出《诗经·大雅》。即妊娠。妇人以身中复有一身,故名。
指第四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四椎下间主鬲中热。”
证候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,手太阴经也。病苦肺胀,汗出若露,上气喘逆,咽中塞,如欲呕状,名曰肺实热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六。又名伤食发丹、食滞丹毒。小儿丹毒之一。多因小儿乳食过多,不能运化,蕴热于内,达于肌表而生。初发形若赤游丹,游走缓慢,且见发热面赤,口酸,舌有黄苔,治宜先消滞,服保和丸,余
病名。指触感疫疠之气所致的黄疸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若时气发热,变为黄病,所谓瘟黄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疸源流》:“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,俗谓之瘟黄,杀人最急。”症见高热神昏,身目呈浑黄色,小便赤如
金代医官职称。以医术高明的医生充任,不论资历。官阶从九品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