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涕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推拿方法。即提痧。《急救痧证全集》卷上:“扯痧法(即提痧):南方秋夏,痧症最多。曾见人卒病,扯痧不药立愈。其法用水拍湿结喉及两边(即人迎穴)皮上、两手臂弯(即曲泽穴,在腕中)皮上、两腿弯(即委中穴)皮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防风散痧汤,见该条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
由风寒、痰热、痰湿、痰火等病邪壅阻肺气所致。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。症见喘咳息粗,胸满胀痛,痰涎盛,咯痰稠黄或带血,或暴发失音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肺实者,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。”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甲乙经》。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。详赤白带下条。
指腓肠肌部分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。即颧疔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