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鲤鱼胆

鲤鱼胆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鲤鱼胆

药材名称鲤鱼胆

拼音Lǐ Yú Dǎn

出处《本经》

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

化学成分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、胆汁色素、脂类等外,尚含鲤甾醇;又证明在鲤体中,胆甾醇可变为鲤甾醇。还含别鹅脱氧胆酸。

性味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寒。"
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
归经①《本草经疏》:"走厥阴。"
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心、脾。"

功能主治清热明目,散翳消肿。治目赤肿痛,青盲障翳,咽痛喉痹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目热赤痛,青盲,明目。"

②《肘后方》:"点雀目燥痛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点眼,治赤肿翳痛;小儿热肿涂之。"

④《本草拾遗》:"主耳聋,滴耳中。"

⑤《陆川本草》:"清肝,明目,治白喉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和药作丸。外用:取汁点涂。

注意《药性论》:"蜀漆为使。"

复方①治眼飞血赤脉及痛:鲤鱼胆五枚,黄连(去须,捣为末)半两。上二味,取胆汁黄连末,纳瓷合盛,于饭上蒸一次,取出,如干,即入少许蜜,调似膏。日五、七度,涂敷目眦。(《圣济总录》鱼胆敷眼膏)

②治眼睛上生晕,不问久新:鲤鱼一头,长一尺二寸者,取胆用,刺破,滴汁在铜照上,钥干,用竹刀子刮下,为细末。每用少许,时时点眼。(《圣济总录》光明散)

③治小儿喉痹肿:鱼胆二七枚,(取汁)以和灶底土涂之,瘥止。(《千金方》)

④治阴痿:雄鸡肝一具,鲤鱼胆四枚。上二味,阴干百日,末之,雀卵和,吞小豆大一丸。(《千金方》)

各家论述《本草经疏》:"凡胆皆苦寒,走厥阴,故鲤鱼胆亦主明目及目热赤痛青盲也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鲤鱼胆

药材名称鲤鱼胆

拼音Lǐ Yú Dǎn

英文名Carp gallbladder

出处出自《神农本草经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鲤的胆囊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rinus carpio Linnaeus.

采收和储藏:将鲤鱼杀死后,取出胆囊,晾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鲤鱼,体呈纺锤形,侧扁,腹部圆。吻钝。口端位,呈马蹄形。须2对。眼小,位于头纵轴的上方。下咽齿3行,内侧的齿呈臼齿形。鳞大,侧线鳞33-39。鳃耙一般为18-22。背鳍3,15-21,第3硬刺坚强,后缘有锯齿。 臀鳍3,5。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。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,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,腹部淡白色。背、尾鳍基部微黑,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多栖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。

资源分布:除西藏以外,各省市、自治区均有分布。

化学成分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(Bileacid)、胆汁色素(Bilepigment)、脂类等外,尚含鲤甾醇(Cyprinol);又证明在鲤体中,胆甾醇可变为鲤甾醇。还含别鹅脱氧胆酸。

性味味苦;性寒;有毒

归经肝;心经

功能主治清热明目;退翳消肿;利咽。主目赤肿痛;青盲障翳;咽痛喉痹

用法用量内服:入丸、散,1-2.5g。外用:适量,汁点、涂。

复方①治眼飞血赤脉及痛:鲤鱼胆五枚,黄连(去须,捣为未)半两。上二味,取胆汁黄连未,纳瓷合盛,于饭上蒸一次,取出,如干,即人少许蜜,调似膏。日五、七度,涂敷目眦。(《圣济总录》鱼胆敷眼膏)②治眼睛上生晕,不问久新:鲤鱼一头,长一尺二勺者,取胆用,刺破,滴汁在铜照上,阴干,用竹刀子刮下,为细未。每用少许,时时点眼。(《圣济总录》光明散)③治小儿喉痹肿:鱼胆二七枚,(取汁)以和灶底土涂之,搓止。(《千金方》)④治阴痿:雄鸡肝一具,鲤鱼胆四枚。上二味,阴千百日,未之,雀卵和,吞小豆大一丸。(《千金方》)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经疏》:凡胆皆苦寒,走厥阴,故鲤鱼胆亦主明目及口热赤痛青盲也。

2.《本经》:主目热赤痛,青盲,明目。

3.《肘后方》:点雀日燥痛。

4.《药性论》:点眼,治亦肿翳痛;小儿热肿涂之。

5.《本草拾遗》:主耳聋,滴耳中。

6.《陆川本草》:清肝,明目,治白喉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狼把草根

    药材名称狼把草根拼音Lánɡ Bǎ Cǎo Gēn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,夏、秋采收,晒干。性状主根不甚明显,支根圆锥状而多分歧,干后为灰褐色,表面有纵纹。药理作用有增进消

  • 猴枣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猴枣药材名称猴枣拼音Hóu Zǎo别名猴子枣、羊肠枣(《药物出产辨》),猴丹(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,申枣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出处《饮片新参》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。

  • 山麻黄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麻黄药材名称山麻黄拼音Shān Má Huánɡ别名臭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裸芸香(《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》),蛇皮草(《植物分类学报》6(1):140,195

  • 地黄叶

    药材名称地黄叶拼音Dì Huánɡ Yè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叶片。功能主治治恶疮,手、足癣。用法用量外用:捣汁涂或揉搓。复方治恶疮似颊者:地黄叶捣烂日涂

  • 红花青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、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(青藤科)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性味甘、辛、涩,温

  • 白茅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茅花药材名称白茅花拼音Bái Máo Huā别名营花(《唐本草》),茅盔花、茅针花(《江苏植药志》)。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花穗。4~5月花盛开

  • 伞杨

    药材名称伞杨拼音Sǎn Yánɡ别名截萼黄槿、恒春黄槿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桐棉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espesia populnea (L.) Soland.ex Corr.[Hib

  • 脉果漆

    药材名称脉果漆拼音Mài Guǒ Qī别名泌脂藤、大飞天蜈蚣、退黄藤、肥力漆、红根叶、追风藤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利黄藤的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gia sarmentosa (Lect

  • 假报春花

    药材名称假报春花别名牙母堂[藏名]来源报春花科假报春花Cortusa stencalyx Maxim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。性味甘、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解热镇惊。主治高热,神昏抽搐。用法用量0.4

  • 粟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、粢米(陶弘景),粟谷(《齐民要术》),小米(《本草蒙筌》),硬粟(《医学入门》),籼粟(《纲目》),谷子、寒粟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