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黄茶根

黄茶根

药材名称黄茶根

拼音Huánɡ Chá Gēn

别名儿茶、岩果紫、女儿红、紫果叶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异叶鼠李的根、枝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amnus heterophylla Oliv.[R.cavaleriec Levl.]

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嫩枝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秋、冬季采根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
原形态异叶鼠李灌木,高1.5-2m。枝无刺,多分枝,小枝细长,被密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7mm,有短柔毛;托叶小,钻形或线形,宿存;叶片纸质,大小异形,小叶近圆形或卵圆形,长0.5-1.5cm,先端圆形或钝;大叶长圆形,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1.5-4.5cm,宽1-2.2cm,先端锐尖或短渐尖,具小尖头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淡绿色,下面中脉被簇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单生或2-3朵簇生于叶腋,黄绿色,花萼5裂,裂片外面被疏柔毛;雄花花瓣5,匙形,先端微凹,具退化雌蕊,子房不发育,花柱3半裂;雌花花瓣小,2浅裂,早落,子房球形,3室,花柱短,3半裂。核果球形,基部有宿存的萼筒,成熟时黑色,具3分核。种子背面具纵沟,卵形。花期5-8月,果期9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450m的山坡、灌丛和林缘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。

化学成分枝叶含大黄素(emodin),欧鼠李贰(frangulin)A,山柰酚(kaempferol);根茎含女儿茶多糖(NLC-A),相对分子质量1.2×l0(4),其结构为以α(1→4)-D-葡萄糖残基为主链,并在0-6位有分枝的葡聚糖。

性味涩;微苦;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痢疾;疮痈;吐血;咯血;痔疮出血;崩漏;白带;暑热烦渴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30g;鲜品30-60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边山

    药材名称半边山拼音Bàn Biān Shān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条叶楼梯草带根茎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ma sublineare W.T.Wa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

  • 金石斛

    药材名称金石斛别名短唇石斛来源兰科金石斛Dendrobium linawianum Reichb. f.,以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广东、台湾、湖北、西南。性味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。主治热病伤津

  • 山刺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刺梨药材名称山刺梨拼音Shān Cì Lí别名刺梨根、绢毛蔷薇来源蔷薇科山刺梨Rosa sericea Lindl.,以根、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贵州、云南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柑药材名称柑拼音Gān别名金实(马琬《食经》),柑子(《开宝本草》),木奴(《纲目》),瑞金奴(《群芳谱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、瓯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。原形态①

  • 苦木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苦木药材名称苦木拼音Kǔ Mù英文名RAMULUS ET FOLIUM PICRASMAE别名苦皮树、苦树皮、苦皮子、苦胆木、赶狗木、熊胆树、土樗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

  • 三股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三股筋药材名称三股筋拼音Sān Gǔ Jīn别名香叶、楠木香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樟科植物少花新樟的叶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原形态乔木或灌木,高2~4.6米。小枝稍有毡状

  • 螳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螳螂药材名称螳螂拼音Tánɡ Lánɡ别名不过、蟷蠰、薁洀貈、蛑(《尔雅》),蚀肬(《本经》),髦(《方言》),蚚父(《说文》),天马(《吕氏春秋》高诱注),螗螂、

  • 鱼胆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鱼胆草药材名称鱼胆草拼音Yú Dǎn Cǎo别名青鱼胆草、水灵芝[四川]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鱼胆草Swertia davidi Franch.的全草。夏秋采集,鲜用或晒

  • 豆蔻壳

    药材名称豆蔻壳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。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

  • 腊梅

    药材名称腊梅拼音Là Méi别名黄梅花、黄腊梅、腊木、铁筷子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(L.)Link [Calycanthus prae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