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大黄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阳明络脉,见该条。
即控涎丹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见仲景全书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黄风。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于绿风内障证指出“久则变为黄风”。证见“瞳神已大,而色昏浊为黄也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,展缩失灵,目已失明。类今之青光眼绝对期。②见《世医得效方
见《中药通报》(5):205,1956。即蛤蟆油,详该条。
痘疮由小小血泡,起胀渐大,变成水泡形,逐渐转成脓泡的症状为灌浆。灌浆时,根、窠要红润,脓浆要饱满,色如黄蜡,二便正常,饮食不减者为佳兆。痘不灌浆,明·徐春甫《痘疹泄秘》谓有二因:“一则气血不足;一则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