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两色鳞毛蕨

两色鳞毛蕨

药材名称两色鳞毛蕨

拼音Liǎnɡ Sè Lín Máo Jué

英文名Bisset Wood Fern

别名两色耳蕨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opteris bissetiana(Bak.) C.Chr.[Nephrodium bissetianum Bak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叶及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植株高30-50cm。根茎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、狭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-25cm,深禾秆色,向上到叶轴和羽轴下面疏生较小的鳞片,鳞片两色,其基部棕色,上部黑色或黑褐色,钻状披针形,基部阔圆形;叶片厚纸质,卵状披形,长15-25cm,宽10-15cm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,三回羽裂;羽片8-12对,互生,有短柄,三角状披针形,基部的长7-8cm,宽3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楔形,二回羽裂;基部羽片的小羽片披针形,基部下侧1片最大,长达3cm,羽裂,其余向上逐渐缩短;裂片狭长圆形,先端钝尖,全缘或波状;侧脉羽状分叉。孢子囊群背生于小脉近先端;囊群盖圆肾形,褐色,边缘较薄,常向上反折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400m的山谷林下或溪沟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四川。

化学成分根茎含绿三叉蕨素 Bp. PP (margaspidinBP. PP)、绵马酸、白三叉蕨素、黄三叉蕨酸。

性味苦;寒

归经肺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预防流行性感冒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5-15g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茎:有清热解毒的功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葵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《药性论》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。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%。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、硬脂酸、油酸、亚油酸,并含少量甾醇

  • 箭杆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箭杆风药材名称箭杆风拼音Jiàn Gǎn Fēnɡ别名山姜、九姜连、华良姜来源姜科山姜属植物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季采挖,

  • 迭裂黄堇

    药材名称迭裂黄堇拼音Dié Liè Huánɡ Jǐn英文名Thickwing Corydalis别名厚翅紫堇。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罂粟科植物迭裂黄堇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

  • 宝盖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宝盖草药材名称宝盖草拼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[昆明]、蜡烛扦草、莲台夏枯草、佛座草、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

  • 槐米

    药材名称槐米拼音Huái Mǐ英文名Flos Sophorae Immaturus别名白槐、柚花来源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.的花蕾。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,及时干燥,除

  • 孝扇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孝扇草根药材名称孝扇草根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的根。原形态肾叶天剑,又名:滨旋花、孝扇草、沙马藤:多年生

  • 山李子

    药材名称山李子拼音Shān Lǐ Zi英文名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别名刺黄柏、则热克出处出自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新疆农村、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(山李子),治

  • 锈毛白枪杆

    药材名称锈毛白枪杆拼音Xiù Máo Bái Qiānɡ Gǎn别名跳皮树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锈毛样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采收和储藏

  • 蒲黄滓

   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、毛茸等杂质。功能主治炒用,甚涩肠,止泻血及血痢。用法用量内服:作散剂,每服1~2钱。摘

  • 山百部

    药材名称山百部拼音Shān Bǎi Bù别名山扫帚、山漏芦、铁扫把、滇百部。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百部的块根。冬季挖根,洗净,除去须根,煮沸约半小时后.去皮晒干。原形态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