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单条草

单条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单条草

药材名称单条草

拼音Dān Tiáo Cǎo

别名星宿菜(《救荒本草》),灵疾草(《陕西植药调查》),小硼砂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。

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
来源报春花科植物珍珠全草。4~6月采收。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,全株无毛。茎高18~60厘米,有时基部稍带红色。叶互生,很少对生;披针形,或椭圆状披针形,或线形,长2~4厘米,宽3~10毫米,先端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至柄带有狭翅,全缘或稍呈波状。花序呈圆锥形的阔总状,有时密集成伞房状,果时伸长;苞片线形凿状;萼片椭圆状披针形或线形,渐尖,长约3毫米;花冠白色,长为萼的2倍,裂片椭圆状倒卵形,较花管稍短;雄蕊附着于花冠上半部,稍短于裂片;花柱与雄蕊等长。蒴果圆形,直径约3毫米。花果期5~7月。

生境分部分布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山东、山西等地。

性味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辛,凉。"(有毒)

功能主治解热,凉血,活血。治痔疮肿毒,跌打伤痛。
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洗外肾红肿。"

②《陕西植药调查》:"调经,止血。"

③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解表,清热。"

④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痔疮,无名肿毒。"

复方治外伤骨折,止痛:泽珍珠菜三至五两。捣烂,按伤处大小外敷患处。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单条草

药材名称单条草

拼音Dān Tiáo Cǎo

别名星宿菜、灵疾草、金鸡胆、白水花、水硼砂、节节黄

出处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泽珍珠菜的全草或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candida Lindl.

采收和储藏:4-6月采收。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全株无毛。茎单生或数条簇生,直立,单一或有分枝,有时基部稍带红色。基生叶匙形或倒披针形,长2.5-6cm,宽0.5-2cm,具有狭翅的柄,开花时存在或早凋;茎生叶互生,很少对生,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倒卵形、倒披针形或线形,长1-5cm,宽2-12mm,先端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至柄带有狭翅,边缘全缘或微皱呈波状,两面均有黑色或带红色的小腺点。总状花序顶生,初时因花密集而呈阔圆锥形,其后渐伸,果时长5-10cm;苞片线形,长4-6mm;花梗长约为苞片的2倍,花序最下方的长达1.5cm;花萼长3-5mm,5裂,分裂近达基部,裂片披针形,边缘膜质,背面沿中肋两侧黑色短腺条;花冠白色,长6-12mm,筒长3-6mm,5裂,裂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圆钝;雄蕊稍短于花冠,花丝贴生至花冠的中部,分离部分长约1.5mm,花药近线形,长约1.5mm;子房无毛,花柱长约5mm。蒴果球形,直径2-3mm。花期3-6月,果期4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田边、溪边和山坡路旁潮湿处,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100m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河南、山东以及长江以南各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细须状,黄白色,丛生。茎细,扁方柱形,少分枝,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基部略带紫红色,质韧,不易折断,中空。叶互生,叶片皱缩,展平后呈披针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线形,长2-4cm,宽3-10mm,先端尖,基部渐狭,柄具狭翅,于扩大镜下观察可见两面均有褐色小腺点,易破碎。总状花序顶生。蒴果球形,橙黄色或灰绿色。种子多数,细小,红紫色。气微,味微苦、辛。

性味苦;性凉

归经脾;肾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;利温消肿。主咽喉 肿痛;痈肿疮毒;乳痈;毒蛇咬伤;跌打骨折;风湿痹痛;脚气水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

各家论述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洗外肾红肿。

2.《陕西植药调查》:调经,止血。

3.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解表,清热。

4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治痈疮,无名肿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狼把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狼把草药材名称狼把草拼音Lánɡ Bǎ Cǎo别名豆渣菜、郎耶菜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.的全草。夏秋采收,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性

  • 夏枯草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夏枯草药材名称夏枯草拼音Xià Kū Cǎo英文名SPICA PRUNELLAE别名棒槌草、铁色草、大头花、夏枯头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

  • 海南海金沙

    药材名称海南海金沙拼音Hǎi Nán Hǎi Jīn Shā英文名Conform Climbing Fern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金沙科植物海南海金沙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盐肤木根

    药材名称盐肤木根拼音Yán Fū Mù Gēn别名盐麸子根、文蛤根、五倍根、泡木根、耳八蜈蚣、五倍子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.的树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野芫荽

    药材名称野芫荽拼音Yě Yuán Suī别名假芫茜、香信、番香茜、山芫荽、番鬼芫茜、大芫荽、德马炸锁、阿瓦芫荽、日本芫荽、洋芫荽、刺芫荽、假芫荽、节节花、野香草、侧香荽、竻芫茜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

  • 水白蜡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白蜡药材名称水白蜡拼音Shuǐ Bái Là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小蜡树,又名:小白蜡树、小叶女贞。半常绿灌

  • 见血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见血飞药材名称见血飞拼音Jiàn Xuè Fēi别名散血飞、黄椒(《贵州草药》),刺三加,红三百棒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

  • 西藏野花椒

    药材名称西藏野花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西藏野花椒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,以果皮和种子入药。果实成熟后采摘,晒干,将果皮与种子分开,分别入药。性味辛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

  • 蝮蛇蜕皮

   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。功能主治《唐本草》:"主身痒、瘑、疥、癣等。"摘录《

  • 无名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无名异药材名称无名异拼音Wú Mínɡ Yì别名土子、黑石子来源结核状的软锰矿石。全年可采,去净泥土杂石。性状不规则球形,大小不一,直径约0.5~3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