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马哈鱼

大马哈鱼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马哈鱼

药材名称大马哈鱼

拼音Dà Mǎ Hā Yú

别名大马哈、***哈鱼

来源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 (Walb.),以全鱼入药。

生境分部黑龙江。

功能主治滋养,行水,健胃。主治消瘦,水肿,消化不良、膨闷胀饱等症。

复方治水肿:大马哈鱼和豆腐一起炖熟,不加食盐,连续服用。

治消化不良、膨闷胀饱:大马哈鱼籽1碗,砂仁5两,放至鱼籽上,置通风处干燥,制成粉末,每服2钱,日服3次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大马哈鱼

药材名称大马哈鱼

拼音Dà Mǎ Hā Yú

英文名salmon

别名大马哈、大发哈、果冬、秋鲑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鲑科动物***哈鱼的全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ncorhynchus Keta( Walbaum)

采收和储藏:秋季由海入江产卵后捕捞,用时除去鳞片及内脏,洗净,鲜用或焙干备用。

原形态***哈鱼,体稍侧扁,一般长约60cm。头大,吻长,突出,微弯,尤其雄鱼在生殖期吻弯曲如钩状,使上下颌不相吻合。眼距吻端比距鳃孔为近。口大,牙扁而尖锐,顶端向内微弯,上下颌各具1列大牙。鳃孔大,鳃耙19-25。体被细小圆鳞。侧线明显。侧线鳞132-148(19-26/18-24)。背缘自头后渐次降起直至背鳍基部。背鳍3-4,9-11,起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约相等。脂鳍小,和臀鳍相结,臀鳍2-4,12-15。胸鳍1,41-16,较小,位低,腹鳍1-2,8-11。尾鳍叉形。头背和体背青黑色,腹部银白色,成鱼体侧有10-12条橙赤色的横斑。臀鳍、腹鳍灰白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为生殖洄游性鱼类,原栖息于太平洋中。每年秋季(秋鲑)由鄂霍次克经库页岛成群进入黑龙江、乌苏里江等河流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及图们江。

化学成分每500g肉中含蛋白质38.0g、脂肪32.2g、灰分2.6g(钙、磷、铁)、维生素B1 0.05mg、维生素B2 0.18mg、烟酸 7.4mg。

性味味甘;性微温

功能主治补虚;健胃;利水。主虚劳赢瘦;消化不良;水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煮食,100-200g;或焙干研末。

各家论述《中国药物动物志》,有滋补、健胃的功能。主治消化不良、胸腹胀满等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苞芹

    药材名称大苞芹拼音Dà Bāo Qín别名大天胡荽、双叉草、山荷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马蹄芹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kinsia hydrocotyloides Franch.采收

  • 猫儿黄金菊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猫儿黄金菊药材名称猫儿黄金菊拼音Māo ér Huánɡ Jīn Jú别名高粱菊、黄金菊来源菊科猫儿黄金菊Achyrophorus ciliatus

  • 光叶密花豆

    药材名称光叶密花豆拼音Guānɡ Yè Mì Huā Dòu英文名Harmand Spatholobus别名大样荔枝藤。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光叶密花豆的茎藤。拉丁植物动物

  • 千斤拔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千斤拔药材名称千斤拔拼音Qiān Jīn Bá别名蔓性千斤拔、一条根、老鼠尾、吊马墩、吊马桩、金牛尾、箭根、钉地根、土黄芩[广西、广东]、钻地风[四川]来源为豆科千斤拔属

  • 鼠妇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鼠妇药材名称鼠妇拼音Shǔ Fù别名潮湿虫、潮虫、地虱婆来源为平甲虫科动物平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 (Latreille)或鼠妇Porcellio

  • 石韦毛

   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《医林纂要》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石韦"条。功能主治《医林纂要

  • 大叶蒟

    药材名称大叶蒟拼音Dà Yè Jǔ别名小肠风、野胡椒、山胡椒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椒科植物大叶蒟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perlaetispicumC.DC.采收和储藏:夏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

  • 上天梯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上天梯药材名称上天梯别名王孙、轮叶王孙来源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Paris obovata Ledeb.[P. verticillata Rieb.],以根状茎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

  • 杯苋根

    药材名称杯苋根拼音Bēi Xiàn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杯苋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athula prostrata(L.) Bl.[Achyranthesprostrata L.」原

  • 胡麻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麻草药材名称胡麻草拼音Hú Má Cǎo出处《云南恩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直立草本,高20~30厘米,全株被绒毛。须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