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小茜草

小茜草

药材名称小茜草

拼音Xiǎo Qiàn Cǎo

别名茜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ubiayunnanensis(Franch.)Dlels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集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,长1-2m。根簇生、细长、肥厚、圆柱形而微弯,外皮红褐色。茎四棱形,棱上被毛。叶近革质,4叶轮生;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倒卵形,长1.3-2cm,宽0.5-1.5cm,先端锐尖,基部宽楔形,全缘而有剌毛,上面绿色被毛,下面色较淡。微粗糙,脉3出。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,总花梗及分枝均纤细;花小,5数,绿黄色,直径约0.3cm,理解片狭卵形,先端尖锐,稍硬而内弯。浆果小,直径约5mm,黑色。花期夏季。

生境分部小茜草Herba Rubiae Yunnanensis产于云南、四川等地。自产自销。

性状性状鉴别:全草卷曲成团。茎具4棱,棱上有倒生小刺状粗毛。4叶轮生,近革质;完整叶片近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上面及边缘粗糙,被疏短毛,下面无毛,基出3脉;近无柄。有时具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。气微,味苦、涩、味甜。 以茎色绿、叶完整者为佳。

性味甘;平

功能主治补血活血;祛风除湿。主贫血;头晕失眠;风湿痹痛;慢性胃炎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潮风草

    药材名称潮风草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(Franch. et Sav.) Matsum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。功能主治清热凉血,利尿通淋,解毒疗疮。摘录《全国

  • 臭黄荆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臭黄荆药材名称臭黄荆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站、斑鹊子、短柄腐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

  • 棕榈根

    药材名称棕榈根拼音Zōnɡ Lǘ Gēn别名棕树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achycarpusfortunei(Hook.)H.Wend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

  • 柿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柿叶药材名称柿叶拼音Shì Yè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。化学成分含黄酮甙、鞣质、酚类、树脂、香豆精类化合物、还原糖、多糖、挥发油、有机酸(白桦脂酸、

  • 野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野葱药材名称野葱拼音Yě Cōnɡ别名太白韭来源百合科野葱Allium prattii C. H. Wright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性味辛,温

  • 灯笼泡

    药材名称灯笼泡拼音Dēnɡ Lonɡ Pào别名天泡子、挂金灯、灯笼果、打额泡、天泡草、小酸浆、黄姑娘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Physalis minim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

  • 香樟叶

    药材名称香樟叶拼音Xiānɡ Zhānɡ Yè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,全年可采,阴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香樟"条。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2~3.7%。同属

  • 鳞片水麻

   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.ex

  • 豆梨

    药材名称豆梨拼音Dòu Lí别名野梨、鹿梨、铁梨树、棠梨树来源蔷薇科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.,以叶、枝、根、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。性味根、叶:微

  • 蓝茶

    药材名称蓝茶别名观音草、白牛膝、小泽兰、水牛膝、盖膝草、土苋菜、麻牛膝、辣子七、围苞草来源爵床科蓝茶Peristrophe bivalvis (L.) Merr.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湖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