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挪挪果

挪挪果

药材名称挪挪果

拼音Nuó Nuó Guǒ

英文名Ramontchi

别名揉揉果、木关果、山李子棠梨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挪挪果的树皮和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lacourtia ramontchii L'Herir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成熟的种子和剥取树皮,晒干。

原形态挪挪果 灌木。着生花果的枝条通常无刺。叶形变化较大,椭圆形、倒卵状椭圆形、长圆状椭圆形或被针状椭圆形,先端钝圆至锐尖,叶缘钝锯齿或圆锯齿;网脉交结呈不规则的网眼状。雌花花柱6-8,近于分离。果球形,表面不具纵槽,直径2-3cm,花柱宿存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700m的山坡、路旁、河岸及灌木丛中或以壳斗科为主的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辛;苦;温

归经肝;脾经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健脾止泻。主风湿痹痛;消化不良;霍乱;腹泻;痢疾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树皮和种子用于祛风湿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翠羽草

    药材名称翠羽草拼音Cuì Yǔ Cǎo别名金鸡独立草(《王安卿采药志》),翠翎草、矮脚凤毛(《汪连仕采药书》),孔雀花(《粤志》).神锦花、鹤翎草、凤尾草、开屏风毛(《纲目拾遗》),龙须、剑

  • 托腰散

    药材名称托腰散拼音Tuō Yāo Sàn出处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萝藦种植物朱砂藤的根。秋、冬采根,晒干备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。根肉质,较粗,支根粗细相近。茎绿色,分枝;小枝纤细,被不

  • 娃儿藤

    药材名称娃儿藤拼音Wá ér Ténɡ别名七层楼、一见香、小尾伸根、三十六荡(《江西草药》),老君须、藤老君须、白龙须、黄茅细辛、三十六根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江西草

  • 木竹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竹子药材名称木竹子拼音Mù Zhú Zi别名岭南倒捻子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岭南山竹子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木竹果、冬竹子、龙檬果、罗楝子、黄牙果、染牙果(《广西

  • 广东升麻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广东升麻药材名称广东升麻拼音Guǎnɡ Dōnɡ Shēnɡ Má出处《广东中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。夏、秋季采收2~3年生者,挖取根部,去净茎叶,须根,洗净,晒干或焙

  • 丝瓜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瓜皮药材名称丝瓜皮拼音Sī Guā Pí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葫芦种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果皮。夏、秋间,食用丝瓜时,收集削下的果皮,晒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丝瓜&q

  • 香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槐药材名称香槐拼音Xiānɡ Huái出处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。根,全年可采。果实,秋季采收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4~16米。树皮灰褐色;幼枝灰绿

  • 蛇葡萄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蛇葡萄根药材名称蛇葡萄根拼音Shé Pú Tɑo Gēn别名山葡萄根(《江西草药》),野葡萄根(《泉州本草》),蛇白蔹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

  • 四时青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四时青药材名称四时青拼音Sì Shí Qīnɡ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云实"条。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,跌打损伤

  • 皂角菌

    药材名称皂角菌别名树舌、赤色老母菌、扁木灵芝、扁芝、扁蕈、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(Pers. ex Gray) Pat.,以子实体入